dimanche 29 juin 2014

长夜漫漫 1

二月七日是大年初三或初四,我按原先的约定到宣武门外一个地方看高工的同学张玉林. 路上顺便在报纸牌子上看了看,看到大篇幅地介绍民国二十七年武汉郑州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及<烈士>林祥谦等人的事迹,大出我的意外,这是过去从来没听过的事.我认真地看了. 路上还遇到一队大学生,一边走一边跳秧歌.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秧歌舞.  张玉林是北平附近某个县的人,可能是顺义或三河,我记不清了. 因家乡乱,临时搬到北平避难.暂住在一个大车店的后院
张玉林比我大几岁,曾在高工宿舍同住一室. 我们相处如兄弟一般,他说过:"不知为什么,我对你有感情." 他总是像兄长一样照顾我. 有如Jean-Christophe 之与 Olivier.

过没多久,他到我家. 一进门就说我结婚了. 妻子是家乡的女孩. 我觉得有些奇怪,在我的观念中,结婚总要找个和自己匹配的女该  二十世纪了,还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 他的说法令我无语 他说:"我是暮生,妈妈一手把我带大,她为我找的媳妇,我能拒绝吗?"

大概是三月,当地派出所召开大会,让每家去一人,地点在佟麟阁路,即以前的北沟沿路东一个大院内 这大院很有名,日本占领时期是个训练警犬的地方,经常关着门,偶尔开门,能看到里面有中国人穿着衲得非常厚的广袖长袍,做一些动作惹狗发怒,狗便撕咬他们. 国民政府时期,不知道这大院做什么用. 这次是共军进城后第一次开群众大会,我去了.临时搭了个台子算是主席台.开会的结果是把两个保长抓走了. 维持秩序的兵要求参加会的人都集中在主席台前,我一向自行其是,离主席台远远地靠墙站着,来了个大兵问我住在哪里?看起来是对我不满意. 另有一人开了半截会非要走,看门的不让他走,他说我有课,大兵似乎不知道什么叫有课,就是不让走. 两人吵了起来.

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后,写信给毛要举行和谈,从报纸上的消息看,似乎已经谈好,南京政府将派和谈代表到北平谈判,那时共军没有空军,也没有民航机,所以天空不可能见到飞机,有一天看到西边有架飞机盘旋,随即听到和看到向上打了几发高射炮弹,当然没打中,之后这架飞机从视野消失,应是降落了. 当时我觉得很奇怪,既然是约好了接待南京政府的谈判代表,为什么还要放几炮?

过去,北平有多份民营报纸,共军进城后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只剩下了新民报和共军带来的人民日报. 刚开始看这份报纸的时候,觉得不是报纸而是政治广告牌.

漫漫长夜于兹开始!

老佛爷 Galerie La Fayette

到法国已经近三十年了,从未主动地去过中国人所称的<老佛爷>,原因是:1.无此需求,2. 不感兴趣. 四年前,一位老同事随团到欧洲旅游,在巴黎停留两天,其中的半天是用于在老佛爷购物,这位同事也和我一样,对购物不感兴趣无需求,所以就利用这段时间和我见面聊天.我们约定在老佛爷的门口见,不曾料到,老佛爷的门口多的是,幸好,人的法力不逊于佛力,我们在几个入口处寻找后终于见到了. 到附近的咖啡馆一坐半天,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聊,到他们集合的时间,我陪他们进到老佛里面,这是我第一次进去,目无旁视穿过底层直奔后门,等在那里的几辆大巴都是来接中国旅行团的,有人在那里派发<九评中国共产党>,

前天,一位大学同学来电话说他已随团到了巴黎,行程的安排是明天到老佛爷购物,我们约好十点在靠近退税处的门口见面. 九点四十我就到了,因不知道退税部在里面的那个部位,不得不进到里面寻找,一进去我就觉得已经回到中国了,里里外外全是中国游客,还在一拨一拨地进,他们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呼朋引类,卖香水卖首饰的柜台前和厕所前已排起了长龙,找到退税的地方,赶紧找离它最近的出口. 到了那里 同学早已等我二十分钟了.我么,马上逃离现场.

这些游客代表的是中国的硬实力还是软实力? 我弄不清.

samedi 28 juin 2014

再转帖<明镜新闻>一篇文章

你的位置:明鏡網 >> 明鏡新聞 >> 歷史 >> 新聞內容
中国数千年历史伟大人物李鸿章之死
時間:2014-06-28 22:06

导读: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100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审视李鸿章,相信对仍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人不无助益。

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国来说,洋人的气焰永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惟一能够与洋人周旋的人。李鸿章的死令“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洋务重臣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只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李鸿章能够完全不理会“地脉”,也能够完全不理会洋人,因为他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但是,李鸿章一生所从事的另一种“洋务”,却使他在生前和身后招致众多的痛骂,因为根据国人一向的认知,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不公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所有竭尽心力的努力无不是在把国家的领土、财富和臣民出卖给洋人,这位大清重臣的罪责深重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大清国没有“外交”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外交家”。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洋人了解李鸿章的外交能力,是通过中英《烟台条约》的谈判。其时,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以对大清国构成战争威胁。皇亲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思路是:大清国不能再在外交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觊觎更多在华利益的英国人事后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尽管洋人说,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依然能谈出一个明显存有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值得惊诧”的外交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的李鸿章还是因为赔款和开放口岸而背上了卖国的罪名。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
 
到1895年2月17日16时,日本联合舰队在风雪交加中开进威海卫,浩浩大清国败于一个弹丸小国的事实,令自认为是“天朝中心”的国人举国愕然。朝廷顾不得“天国颜面”,再令李鸿章去日本议和。
 
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被一名刺客击中,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没有医生敢在这个位置下手术刀,李鸿章给朝廷的电报只有六个字:“伤处疼,弹难出。”而面对日本人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的“要价”,朝廷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均是模棱两可的“着鸿章酌量办理”。
 
伤痛和心痛折磨着李鸿章。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和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而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两害取其轻,这是面对残局的李鸿章的选择。
 
1895年4月,带着《马关条约》草约和脸上的绷带回国的李鸿章,发现他成了举国的“公敌”: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民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每一次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李鸿章,被国人目为卖国者,只有全体军机大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的“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振聋发聩之声
 
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免去显赫职务的李鸿章,赋闲在京城贤良寺。
 
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俄国人特别提到了代表的级别问题,朝廷只有派李鸿章去。因为洋人们说,对于19世纪的中国,他们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李鸿章以在马关被刺为由一再推辞,而朝廷就一再坚决不准,当李鸿章认为确实到了“众望所归”的时候了,便表示自己“非敢爱身,惟虞辱命”,只有“一息尚存,万程当赴”。
 
李鸿章的俄国之行还有一个重要行动,即与俄国结盟。
 
“联俄拒日”是甲午之后大清国朝廷中的主流认识,以两江总督刘坤一说得最为明确:威胁大清国的国家以日本为最,日本企图占领东北的野心积蓄已久,而俄国因为与大清国东北接壤必最不愿意。所以“我若乘此时与之深相结纳,互为声援,并稍予便宜,俄必乐从我”。
 
在插满了大清黄龙旗的彼得堡,李鸿章开始与俄国人商谈《中俄密约》。《中俄密约》的要点是:中俄两国针对日本的军事威胁结成互相援助的军事联盟;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铺设铁路与俄国横穿西伯利亚的远东铁路接轨。
 
这一次,李鸿章没能意识到一个具有近代常识的问题:铁路的延伸正是扩张领土的主要手段。至于当大清国受到日本威胁的时候,铁路能够便于军事援助这一点,李鸿章和大清国的官员都没想到,如果俄国人想侵入并占领中国的东北,这条铁路同样会给俄国人提供军事运输的便利。更何况在中国境内修建铁路,一旦“路权”模糊不清,俄国人就会有理由在铁路沿线派驻武装。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就是对中国东北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中东铁路警察队”。关于后者,李鸿章想到了,于是他坚决反对俄国以官方的名义投资铁路,而坚持用私人投资的方式。李鸿章以为这样就可以将铁路的修建变成商业行为。
 
离开俄国,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欧美之行。在英国,他特意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李鸿章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
 
而大清国要员的出现引起了英国人极大的关注。一位英国人这样描述了他所看到的73岁的李鸿章:
 
他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慈祥的异乡人。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看他的每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来,这一代或上一代人都会认为李鸿章难以接近,这不是因为他给你巨大的成就或人格力量的深刻印象,而是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像是某种半神、半人,自信、超然,然而又有文雅和对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令李鸿章感兴趣的是英国的海军和陆军。他还参加了汇丰银行的招待会,在英国商人们表示要到中国去开拓市场的时候,李鸿章的开明思想令他说出了:“实具同心。”
 
当李鸿章乘坐的客轮到达纽约港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舰队依次列阵港湾,鸣炮致敬以欢迎大清国的重臣。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说,当客轮驶往美国的途中,李鸿章在船上对每一位他见到的美国人都问这样的三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挣多少钱?你住得离纽约近吗?

《纽约时报》记者接着报道说:“没有乘客表示他曾向女士问过这三个问题。”
 
而对美国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回题,李鸿章的回答是: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这不可谓不前瞻。
 
美国记者的另一个问题是: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为了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李鸿章甚至宁愿选择经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李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引自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结束访美之后,李鸿章搭乘美轮回国。到达日本横滨港需要换船。李鸿章当年离开马关的时候曾表示“终生不履日地”,现在又有了《中俄密约》,让他痛恨起日本人更有底气了。换船必须先上码头,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与日本国土发生一丝关系,李鸿章无论如何也不上岸。侍从们只好在美轮和招商局的轮船之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将他扶上船。
 
李鸿章以为《中俄密约》可保大清国20年无事。然而仅仅4年之后,最先攻破大清国都城第一道城门东便门的正是俄国人!紧接着,曾经告诉李鸿章自己的国土大得用不完、没有侵占别人一寸土地想法的俄国人开始胁迫大清政府将“东三省永远归俄国所有”。这时候,李鸿章终于明白:大清国自与洋人来往以来所奉行的“以夷制夷”的策略是多么的天真无知。
 
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表示:在某种意义上讲,大清国已经没有绝对封闭的国防。西方势力不但在文化上侵蚀着中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侵占中国的野心,其手段是“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列强的“友好”和“野心”从来都是搀杂在一起的,大清国对此必须保持警惕。世界发展至今日,一国已不可能关闭国门而安然生存。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整个地球便可“胥聚于中国”。持有这样的认识,不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即使是在当代中国也可属振聋发聩之声。
 
最后一次出场
 
1900年6月,外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沽炮台,3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以保护使馆为名登陆的联军向通州进发,而通州距大清国的都城北京仅20公里。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而李鸿章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军力积弱日久,“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一封电报————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也许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大清国南方日益活跃的商品贸易和经济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官员们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这种影响虽可能如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等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后,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原则。
 
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清国的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自己。虽然在以后很长时期内这些人无不被国人痛斥为一群“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祸中究竟是他们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
 
“以卵敌石,岂能幸免?”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此一悲惨事件发生之前,朝廷的电报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李鸿章北上与正在攻打这个国家的洋人议和。朝廷为此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1900年7月17日,当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的时候,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国家少受些损失,李鸿章感叹道:“不能预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就是在这样悲伤的心境中开始了他与洋人噩梦般的周旋。
 
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他去了他曾经执政达20多年的直隶总督府,在满目疮痍的天津城中,总督府已是一片废墟。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外国联军宣布除了“两个小院落仍属于清国政府管辖”之外,整个京城由各国军队分区占领。那两个小院落一个是李鸿章居住的贤良寺,一个是参加与联军议和谈判的庆亲王的府邸。
 
11月初,联军照会李鸿章和庆亲王,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则:惩办祸首;禁止军火输入中国;索取赔款;使馆驻扎卫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这六项严重侮辱大清国国家主权的“原则”,令李鸿章说出了列强犹如“虎狼群”的话,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结束大清国的厄运。
 
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黄尘烈风中天天盼着李鸿章的“好”消息———“望电报如饥渴”,虽然大清国于1900年夏天发生的巨祸是由慈禧一手酿成,但李鸿章必须在联军的追究面前维护住慈禧的权力,他只有日复一日地“竭力磋磨”————“每当聚议时,一切辩驳均由李鸿章陈词;所奏朝廷折电,概出李鸿章之手。”李鸿章病倒了,起因是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气了,占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
 
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南方的封疆大臣,力主不能在“议和大纲”上“画押”。李鸿章对“不明敌情”却“局外论事”的张之洞十分恼火,他表示如果坚持不“画押”,谈判即刻便会破裂,结果只能是将大清国拖入无休止的战乱————联军在京城屯兵数万,有随时扩大战争的能力;在这种内外皆危之际,高谈阔论并不能扭转危难。
 
而因为“议和大纲”既没有将慈禧列为祸首,又没有让她交出权力,于是朝廷给李鸿章回电:“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国在“议和大纲”上签字。
 
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吐血了。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而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必须亲眼看到惩办祸首。
 
关于惩办问题的谈判耗尽了李鸿章最后的气力,他无法接受皇亲们在菜市口被洋人斩首,最终还是顶住了联军要求对皇亲“正法”的压力。
 
接下来是赔款问题的谈判,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不愿为大清国的几两银子再低三下四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只是,病中的李鸿章没忘给张之洞传话,说是电报每个字四角银元实在太贵,要他不要再发“空论长电”,凡事可以摘要发出,以节省经费。赔款问题全部是由下级官员谈的,结果是大清国赔款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列强们说,4亿5千万中国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朝廷的回电是:“应准照办。”
 
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难以想象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他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此时说出来实在是一种前途渺茫下的伤心无奈。
 
远在逃亡地的慈禧复电李鸿章,言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望他“早日痊愈,荣膺懋赏”。
 
但是,李鸿章没有等到“荣膺懋赏”的那一天。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
 
几种评论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只是,该怎样评价100年前这位不同寻常的大清重臣,中国人一向的定论与百年以来的世界舆论截然不同。
 
在中国,评价一个人是很容易同时也是很难的事情。

王树增,《晚清传奇》

方勵之紀念文集

转帖<明镜新闻>上的一篇文章

你的位置:明鏡網 >> 明鏡新聞 >> 歷史 >> 新聞內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万恶之源
時間:2014-06-28 20:06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遭到暗杀。同年7月28日,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罗斯立即站到斯拉夫兄弟民族一边,德国 则于8月初分别向结盟的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宣战。欧洲列强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也马上被卷入了战争,于是短短一个月之内,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 弥漫在全球三个大陆的上空。
奥地利王储菲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引发世界大战
没有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和斯大林及其犯下的罪行便几乎不可能成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作20世纪的万恶之源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奥匈帝国王储遭暗杀本来最多可以引发的不过是一场地区性小规模的战争,而这样的小型战争在欧洲历史上是数不胜数的。然而,短短五个星期内,危机如同 星火燎原最终导致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的爆发。那么,究竟谁应对这场战争的爆发负责?迄今为止,历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参与 1914年7月危机的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把战争当成实现各自利益的一种合法手段。而战争最后发展的规模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

列宁在1918-一个在中国成为革命经典的电影的名字
在1914年之前的几十年间,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这一点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得到了体现。没有火车,几天之内调动数百万军 队是无法令人想象的。战争每一天平均有6千人丧生,而整个战争则导致1千万人丧失性命,如果没有机关枪、重型炮、坦克、飞机和毒气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也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大屠杀。
1914年8月,本以为战争会很快结束的、开赴前线的士兵,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等待他们的却是何等残酷的命运。那些幸存下来的、数以百万计的士兵不 是成为残疾,便是终身受到战争梦魇般的折磨。迄今,史学家们仍在就一个问题进行争论:为了争夺寸土而进行毫无疑义的厮杀,导致成千上万人的牺牲,为什么战 壕中却没有发生起义呢?

没有一战,也许毛泽东和斯大林永远不会坐在一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致命的,而更为致命的是它的结束,因为它为下一场战争孕育了萌芽。为了削弱敌国俄罗斯的力量,德国帮助列宁于1917年在圣 彼得堡夺取了政权。这虽然是一个战争策略,但却造成了当时无法预见的后果。而1918年11月也同样造成了历史性的后果:当时签署停战协定的不是军方,而 是一个刚刚成立的民主政府的代表,这便注定了停战协定最终是无效的。
凡尔赛条约遵循的不是在欧洲实现持久和平的目标,而是战胜国民族主义的战争逻辑。希特勒攫取政权依靠的便是这样的口号“为凡尔赛之辱雪耻”。尽管德 国整整一代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但希特勒的主张依然得到了民众的响应,他们要以一次新的战争改变上一次战争的结果。而这次新的战争无论在规模和 残酷程度上都将超过上一次战争则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如此,德国人还是盲目地跟从希特勒于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结局是希特勒发动二战的一个借口
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同业已崩溃的奥匈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后继国家签署的其它和平条约也暗藏危机。没有考虑民族结构而任意划分的新的国界既没有为东南 欧,也没有为中东带来持久的和平,而是继续引发新的战争。如此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作是20世纪的万恶之源的确有它的道理。
DW

vendredi 27 juin 2014

乱局之中 9


日本占领期间,中南海不对公众开放,似乎是日伪的<华北政务委员会>的驻地. 抗战胜利后,中南海成为与北海,景山,中山公园等一样的公园,里面有个20X50m的游泳池,我还去游过泳. 北平被围困前,原驻在所谓<新北京>,即北平西苑的<华北剿匪总司令部>迁到了中南海..共产党进入北平后,把中南海用作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从此与公众绝缘.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概是在三十八年一月底进入北平的,因我家住在西直门附近,我也抽空到西直门大街上站了一会儿看他们的卡车一辆辆驶入. 既没有悲哀,也没有欢乐. 只是冷冷的看,觉得此事与我没什么关系. 我该怎样过还怎样过. 这是我那时年轻幼稚, 不知道将要建立的新体制会无所不在.

乱局结束了,开始了历史的新篇章. 从此步入了<漫漫长夜>

至于张东荪如何在傅作义与攻城共军之间进行调停,在众人纷纷南逃之际,前北平市长何思源却出人意外地携眷北上,底平后不久他率人手持白旗出西直门迎接共军等等,那是后来才得知的事了.





















乱局之中 8


三十八年将近冬天,北平被围困. 守军被压缩到城圈之内,大兵要有住处,就到处号房. 凡是闲置的房都被他们占用了. 妈妈的三姨带着两个上中学的女儿住在西直门附近自家的房子. 这房是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有三间北房和一间东房. 原是空着的,住进了十几个大兵, 老太太住后院的六间北屋. 他怕大兵加害她们,非要我们住到她家去,先腾出两间后院房让我们暂住,等大兵走后,我们搬到前院,所以我们急急忙忙地搬到了她家. 我这位三姨姥姥的先生曾在济南,北京等地当中学校长,已故. 家中藏书很多,记得有一套线装的<明史> 有空便看看. 爸爸也很爱看.
北京人吃的菜蔬完全靠郊区供应. 北京围城期间,城外的蔬菜进不了城,城里人没得吃,城外的菜农卖不出去,眼看烂掉. 事前我们存了一些主食,但菜不能存太久,那时买棵白菜都是很难得的事. 长期不吃菜,便秘,口干,全身不舒服.
住在外院的大兵对我们倒也没什么干扰,我看他们吃的也很苦. 本来上级发给他们黄豆是做菜用的,他们为省事把黄豆和大米混在一起吃. 那就等于是只有饭而没有菜. 除夕夜,他们没事干,估计也是心情郁闷,便朝天鸣枪当做放鞭炮. 那时北平没有楼房,对天鸣枪无大危险. 老百姓当然很害怕,不敢出来了.
保甲长趁机敛财,带着一个人来到家中说要每家派一人到城边修工事,如果不去,可以雇这人代替,我们只好花钱任其宰割.
店铺都很早就关门,把门窗关得严严的.店员在里面没事干便敲锣打鼓吹唢呐等,苦中作乐.

乱局之中 7 读<第一不要脸 郭沫若>一文有感

孟子把"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视之为<士>这个阶层的道德标准.

民国期间确实有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不畏权势,针砭时事,臧否人物.  在混乱的局势中,似乎令民众对未来还能抱持一线期望. 因此,把他们归类于清流,社会的良心.

抗战胜利的举国狂欢不多久,社会上就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云惨雾,接收大员的无能,无德.国共两党为一己之私的争斗,物价飞涨,有些人的日子甚至比日本统治时期还艰难. 这时只有一些知识分子能表达民众的心声.提出对时局的批判. 例如:傅斯年撰文抨击行政院长,题为<这样的宋子文必须走开>,不久宋即辞职. 民众为之喝彩.

<观察>杂志的封面列有撰稿人名单. 都是当时的知名知识分子,单从这个名单就可掂量出这份杂志的分量.记得看过题为<呼吸英雄的气息>的文章,作者是谁已忘记了,这文章推崇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称他为时代的英雄. 受此文的影响,我读了<约翰. 克里斯多夫>,也很喜欢这书的主人公以及小葛拉齐亚. 直到数十年后,我来到法国,得到更多的资讯后才知道,罗曼 罗兰也有其人性软弱的一面,三十年代,斯大林把他邀到莫斯科,安排他住到已被毒死的高尔基的故居,连续两天和他做竟日之谈,说他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对他灌足了迷汤.  罗兰回到法国后,对三十年代早些时候的莫斯科审判和三十年代初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大饥荒只字不提,知识分子的良知哪里去了?相反,一向被视为亲共的作家纪德访问苏联回到法国后,写了一本<访苏归来>,毫不留情地揭露独裁统治下的黑暗,这才是真正知识分子的风骨.从此以后,我对罗曼 罗兰的评价打了折扣.

拿破仑说过,使人屈服的方法很简单,一是收买,一是威胁. 在两者交替使用的情况下,在<生与死>的抉择关头,能保持住文人风骨的不多.

有些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国民党时期敢做敢言,但是到了红朝就变了,五十年代初,在所谓<思想改造>运动中,一些被认为有骨气有担当的知识分子趴下了,到反右时,又被打断了脊梁骨.文化大革命时就只能跪安了.这一现象正好证明了<观察>总编储安平先生的判断,"在国民党时代,民主是多与少的问题,到了共产党时代,则是民主有无的问题"

郭沫若只是众多丑类中较为显眼的一个.

mercredi 25 juin 2014

乱局之中 6

爸爸辞去天津航政局的工作后不久,到资源委员会下属的华北水泥公司锦西水泥厂工作. 民国三十六年秋,共军即将占领锦西之际,从北平派到锦西的人员均撤回北平,临时在公司上班.三十七年春,公司裁员,爸爸被裁失业.水泥公司给了三十美元遣散费,我做阑尾炎手术花掉了.  那时国民政府处于风雨飘摇状态,很难找到合适工作.我家的生活处于困境.

华北水泥公司的协理被任命为台湾水泥公司总经理,他想邀爸爸到台泥当总务科长,条件很优厚: 公司负担全家的旅费,提供免费宿舍等等. 但爸爸不愿去,理由是:将来的前景必然是国民政府退到台湾,众多的军公教人员挤在那里分享岛上有限资源,谋生不易.而二二八事件后,台湾本地人和大陆去的人矛盾加深,难免再有动乱.

数十年过去,等再与台湾的亲人有了接触后,小叔说:"当年台泥的待遇非常好,薪资比一般单位的职工高出若干倍,如果那时你们来了,后来我们到台湾时也能有个投奔,教忠堂后去的人都能得到帮助."
历史无情,不能有假设,也不能重来一次.

三十七年我高中毕业,因只读了两年高中,功课很不扎实,家境又不允许入读私立大学,我只报考了交大唐山工学院和上海的兵工学院,均落榜.

赋闲居约半年,倒给我认真读点书的机会.  每周跑几次北京图书馆,除继续准备考大学外,也读其他书,如:甘地自传,墨索里尼自传,互助轮,比较宪法,茶花女,林琴南译的系列丛书如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老舍的早期作品等. 按我当时水平,读是读了,读懂的部分应该不多.

三姑夫是唐山交大早期毕业生,在北平经营一家营造厂,收入颇丰,活动也自由,不受朝九晚五的限制,他经常买<观察><时与文>等期刊,看完后就给我,所以我几乎一期不拉地看过中共建政前的<观察>杂志. 深受自由知识分子思想的影响. 更早一点,我也常看<太平洋>月刊,后来因它全文转载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而被查封,看不到了.

三十七年局势变化很大,国民党败局已定,人们各自寻找出路. 上半年老奶奶和十二爹去南京与七爹汇合,小叔留在北京继续在二中读书,下半年小叔也去南京了. 八爹带着大奶奶和全家人去台湾,十四爹和姨奶奶去重庆再转赴台湾. 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团聚的教忠堂人再一次分散了. 小叔一走,我显得更加孤独. 二堂弟本已随八爹到了天津,在候船期间,我们收到他爸爸,我五爹给他的信,叫他留下不走,我及时把信转给堂弟,他接信后又从天津回了北平. 此举改变命运,是福是祸,后文就可看出.

大奶奶离开北平的前夕,教忠堂的人几乎全到她家为他们送行,等于是临别的一次盛会,几位叔叔谈国事家事,谈端村大河南王家的兴衰变迁,不胜感慨. 大家不约而同地预见到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但是谁也没想到,从此音信隔绝竟长达数十年.

转帖<民主中国>上的一篇文章 第一不要脸:郭沫若




东西:“第一不要脸”郭沫若
作者: 东西
郭沫若虽有学术成就,骨子里终究是一个天生媚骨的御用文人。昔年林语堂说他是:“集天下肉麻之大成”,一派哈巴样,鲁迅骂他是“才子+流氓,远看是狗,近看是郭先生。”中共底下成为第一不要脸,绝非偶然。
●郭沫若最后照片。郭在中共政权中不失为头号无耻文人。因此获得与毛唱和、文革中第二位重点保护对象的特权地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京城文人圈里就流传“四大不要脸”之说,几个版本,第一名都是郭沫若。一九六四年十月,周作人给香港的鲍耀明(翻译家)信中就说过:“现在大学生中有一句话,说北京有四大不要脸,其余不详,但第一个就是他,第二个则是老舍。道听途说,聊博一笑耳。”这个“他”就是郭沫若。当时的香港报刊的排名,郭沫若名列榜首,接下来是冯友兰、老舍、臧克家。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唯物史观史学的先锋、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四九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除学术作品和资历以外,郭沫若的品格和在中共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中的表现受到广泛的质疑。”《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这段评介不失公允,指出郭之品格广受质疑。
中共决定力捧郭沫若为文化伟人
郭沫若一九二一年发表成名新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同年与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人物。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四一二”清党,郭沫若躲在朱德家里,写了一篇讨蒋文章《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发表在《中央日报》副刊,指出“蒋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卖国军阀、所有一切反动派——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力量”,是“一个比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张宗昌等还要凶顽、还要狠毒、还要狡狯的刽子手”。
该年九月,郭沫若在江西瑞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周恩来和李一氓,那是八一南昌起事失败之后。同时宣誓入党的还有贺龙。十月初,郭沫若等前往香港,再由香港回上海。年底国民政府发令通缉郭沫若,周恩来安排他赴苏,因患伤寒未能成行。翌年二月周恩来令其往日本避难,保留党籍,做学术研究积累声望,将来以公开的无党派面目做文化圈的领袖。中共中央正式决定,要捧郭沫若为鲁迅的接班人。於是郭沫若化名吴诚,从上海乘船赴日。
郭沫若在流亡日本期间研究甲骨文和金文,先后发表了《古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文字研究》等轰动学界,并藉此於一九四八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陈布雷在蒋介石面前为郭沫若说项,终於促成流亡日本十年的郭沫若回国,参加抗日。郭前往南京拜谒蒋,发表《蒋委员长会见记》,对蒋歌颂,不久又拜见汪精卫。十年前后,判若两人,可见郭的投机功夫。继在上海创办《救亡日报》,为淞沪抗战鼓动宣传。三八年三月,他接受陈诚邀请就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厅长之职。三八年十月武汉沦陷前夕,郭辗转到达重庆。一九四五年六月,由重庆乘美军运输机转道印度赴苏,於日本投降后回国,在苏联待了五十天。
大作肉麻吹捧斯大林、毛泽东
四六年五月,郭全家乘飞机由重庆去上海,次年十一月,中共安排他举家迁香港,领导香港文艺界工作。四八年八月在《华商报》连载《抗战回忆录》(《洪波曲》),郭日本前妻安娜闻讯带两个儿女到香港。中共由冯乃超出面让安娜赴大连定居。
中共建国,郭沫若出任政务院副总理、科学院院长。十一月,在《观察》发表了《我向你高呼万岁──为斯大林寿辰所作》诗,肉麻讚美斯大林:
我向你高呼万岁/斯大林元帅/你是全人类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七十寿辰/我向你高呼万岁/??/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细菌战的威胁在你面前只是梦呓/你的光暖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你的润泽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
大跃进时期,郭沫若以毛的双百方针为引导,连续写了一百零一首“咏花诗”,有许多诗根本就是政治口号:
如《向日葵》:“我们的植物油,/你可不要藐视,/促进工业化,/才好赶上约翰牛。”《美人蕉》:“我们总是呕心喋血地从事生产,/谁学得这种精神,/就能又红又专。”《鸡冠花》:“『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乘风破浪!』/谁还没听见吗?/聋得太不像样!”
郭沫若以他的鼎鼎大名为诗,取悦新朝和工农兵。一目了然。
五八年一月,郭写了《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在一万公尺的高空,/在图-104的飞机之上,/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这首诗在当时广为传颂,想必龙颜大悦。
五八年我读高二,郭沫若是科学院院长。他一直以无党派人士面目出现。我班上有一个马来亚侨生叫张念华,高高的个子,心直口快无城府,这是侨生的特色。念华因申请入团得不到批准,便说:“不入党入团也可以革命,像郭沫若一样,他是无党派人士,不是照样当科学院院长。”当时我们怎会知道,郭无党派身份早是周恩来的统战安排。
同学话音未落,中共便宣佈郭沫若重新入党。郭发表讲话,大意说,“不入党入团当然也可以革命,但是入党入团可以更好地革命。”郭本来就是党员,何须重新加入?此时亮相,当然别有用意。不必再装神弄鬼。
●郭沫若1949-11吹捧斯大林的诗。就对毛、斯的颂歌而言,郭的肉麻无人可及。
文革两首投机诗词可遗臭千年
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文化首当其冲。郭沫若是全国文联主席,他竟然宣称“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令全国知识份子惊恐莫名。其实,郭沫若当年早就说过:“党决定了,我就照办,要我做喇叭,我就做喇叭。”郭沫若善吹法螺,是用不着大惊小怪的。为了党可以不要面子,他成为毛御批的第二号重点保护对象(一号宋庆龄)。
全国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的一九七一年,郭发表《李白与杜甫》一书,抑杜扬李,被认为是为了逢迎毛泽东旨意的标志。文革后,钱锺书出访美国,遇到阔别四十年之久的夏志清。夏在《重会钱锺书纪实》一文中这样写:“郭沫若为什么要写贬杜扬李的书,我一直觉得很奇怪。钱锺书言,毛泽东读唐诗,最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反不喜『人民诗人』杜甫,郭沫若就听从圣旨写了此书。”原来这是一本“擦鞋之作”!
文革末期七六年五月,郭沫若还在为文革十周年捧场:
四海通知遍/文革卷风云/阶级斗争纲举/打倒刘和林/十载春风化雨/喜见山花烂漫/莺梭织锦勤/茁茁新苗壮/天下凯歌声/走资派/奋螳臂/邓小平/妄图倒退/奈翻案不得人心/三项为纲批透/复辟罪行怒讨/动地走雷霆/主席挥巨手/团结大进军。
五个月之后,“四人帮”被捕,文革结束。郭又急匆匆登场,再来一首《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粱/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傑/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这两首诗值得抄录於此,因为是中国无耻文人投机倒把的顶峰之作。
别忘了,郭沫若早在文革初就吹捧过江青:“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於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艺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我们要使世界舞台也充满工农兵的英雄形象!”这种抄袭官话的阿谀“诗句”,是写出《女神》的诗人所写的吗?一个着名文人学者,堕落到如此地步,古人说“文人无行”,真是无出其右啊。
一个天生媚骨的御用文人
不仅政治上投机是郭沫若的特色,在私生活上也是流氓性十足,与他的主子不遑多让。他第一次婚姻,是父母包办,离家而不了了之。姑且不论。一九一六年,郭在日本与佐藤富子同居,女家不同意,富子与父母断绝关系,并放弃护士专业。郭为她改名“安娜”。安娜为他育有五个子女,但郭三七年回国却与二十年夫妻不辞而别,对妻儿置之不顾。安娜带着孩子艰难度日,亦饱受同胞歧视,而郭沫若身边的女人却换了一个又一个。后来还是周恩来出面,欢迎安娜带孩子到中国定居,富子一九九四年去世,活了一百零一岁。她八十一岁才得以回日本,翌年曾到北京看望住院的郭沫若,是为最后一面。
一九三四年,大公报记者于立忱(于立群的姊姊)得了肺病,到日本治病兼任东京特派记者。她常去访问郭沫若。于长得漂亮,又爱才子,与郭一见锺情。郭以和安娜没有感情,爱上了于之后,便下决心要摆脱安娜,正式提出离婚,然后和于结婚。可是当于怀孕之后,郭的态度突然变冷,要于把孩子拿掉。于三七年五月出院回上海后,自缢身亡。郭为了卸责,竟写文章诬指在日本的郁达夫和于有染。可怜于立忱死时才二十五岁!于死后隔年,郭沫若又弄上她的妹妹于立群,《洪波曲》就是写他和于立群一路南下到香港的情况。于立群最终为他生下四男二女。令人诧异的是,于立群在郭死后的隔年(1979年),也在家中自缢身亡。
和郭沫若有亲密关系的还有多人,诗人多情,难掩始乱终弃。
郭沫若专门投毛主所好,文革时,引出一则笑话。他和臧克家、赵朴初争相註释毛诗词。他释“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时,引经据典,说什么道家称泥丸宫其短,表示过磅礴乌蒙山的英雄气概;又曰古人有“阪上走丸”之说,言其快。后来陈毅漫斥之:泥丸就是地上的烂泥巴,从烂泥巴上走过去,就是走泥丸,有什么经典?
文革时,郭沫若虽然受到特别保护,但他的儿子们便没有那么幸运。四儿子郭民英在中央音乐学院挨批退学,终在六七年文革中悲愤自杀。七八年四月,二儿子郭世英被农大学生绑架关押,严刑拷打。当晚郭沫若陪周恩来会见外宾,他已知道儿子被绑架,但不敢吭声,不惜舍子自保,终有农大革委会通知郭沫若夫妇:“郭世英已经自绝於人民了。”法医鉴定结果是:高空坠落。死去的郭世英已遍体鳞伤。
郭沫若虽然在学术上取得不小成就,骨子里终究是一个天生媚骨的御用文人。昔年林语堂给他评价是:“郭沫若集天下肉麻之大成”,倒也贴切。他今天这样说,明天又那样说,总是围着主子转,一派哈巴样,所以鲁迅骂他是“才子+流氓,远看是狗,近看是郭先生。”
郭沫若似乎也有点自知之明,他曾在给陈明远的私信中表露:“做人有两种,一种叫逢场作戏,那样,很快就能成功。另一种,叫自然流露,也很容易倒楣,甚至毁掉。我的诗,最早之所以写的好,是因为自然流露。比如我写《女神》??北伐之后,我的地位渐渐高了,就免不了学会逢场作戏了。这是很悲哀的。凡是逢场作戏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都会遭到后人的嘲笑。”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二日在北京逝世,临死前还做了最后一次投机,交代将他的骨灰洒在山西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呜呼!至死作秀不变,此乃郭沫若也!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关键字: 郭沫若
文章点击数: 273

转帖<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篇报道




习近平筑起一道沉默无声的万里长城
今天(25日)有关中国的报道:今天的解放报世界版页配以一张几乎占据半页的图片报道了中国官方正加紧对律师、记者及人权活跃人士的镇压。这篇由解放报北京特派记者格兰格洛发回的文章配上了斗大的标题写着:中国,沉默的万里长城。
文章开头引述一名宁愿匿名的中国记者的话:“压制你,如今气氛变得令人窒息”,来说明近期中国官方针对所有表达或流传公众批评所进行打击镇压带来的恶劣影响。
报道指出,几周来,许多律师, 记者,大学教授及公民维权活跃分子成了当局鹤唳风声进一步打压的目标。这项打压行动应是直接受命于当今中国第一把手 --- 习近平。这名记者还向解放报说:“习近平试图筑起一道沉默的万里长城。”
在这种压制下,气氛变得令人窒息。“这是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记者说的,说明了中国当局近来强势压制所有表达或传递公众的批评下的恶劣处境。许多律师,记者,学者和民权活动家,几个星期以来受到比以往更严酷毒辣的镇压。而习近平是这些镇压行动的直接操盘手。
他还说: “习近平企图筑起一道沉默无声的万里长城。”
解放报还指出,中宣部上周发出一道凛冽刺骨的命令,禁止所有的报纸,出版社、电台、电影及电视台等等行政单位,禁止记者撰写或刊登一些“批评性内容”的文章及作品。
个中巧妙处是,这条命令,没有详细说明何谓中国当局所说的“批评性内容”。那些媒体工作者也预见了自己将被禁止创设用来逃避审查制度的
网站。命令指出,如果那些专题报道记者踩到这条红线,将被吊销记者证,甚至会被提诉到法院受审。至于那些报纸机构如果逾越这条命令则可能被中止营业。
中国自由撰稿记者昝爱宗向解放报指出;“这项法令明显是要封闭所有批评的管道。”。而中国早已被记者无疆界组织在新闻自由年度报告中排名落后到世界第175名的国家,与厄立特里亚及叙利亚等国不相上下,现在这么一来,情况只有更糟糕。文章还指出,北京当局最近更是采用抹黑媒体人得方式,披露一些腐败的记者接受某些企业的贿赂,让后替后者写一些攻击其竞争对手的文章。一名在上海的记者评论说,当局的用意是要把我们说成是小偷、窃贼。中宣部的这些都是属预备动作,目的是为了能打击他真正的目标,也就是支持民主运到的著名记者高瑜,她被中国政治警察秘密逮捕,并于两周后,也就是五月初出庭受审,并出现央视荧光幕上“承认犯错”。现年70岁的高瑜被控罪“泄露国家机密”。这名因为不耻中国媒体一些潜规则的做法而放弃记者行业,这种弃职出走的浪潮于是一波接着一波出现。
接着,中国当局开始打击律师,打击那些谴责中国政府缺乏明确人权法律的律师。在一党独大的中国,整个司法程序是由共产党掌控,审批不公,往往出现执法单位对无辜者施加酷刑、屈打成招,然后判死刑点案例;在监狱中,在拘留所则有虐囚情形,常有司法贪腐,以及各式各样的司法滥权。
最近几年来,这些司法的腐败、不公,都由一些维权律师代为申冤、打官司,还有一些比较勇敢媒体的帮助。
文章还指出,中国存在的另一种罪行是:“颠覆国家政权罪”
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自己得信息不被透露,上周发布一条法律禁止律师利用网路及媒体引起民众对一些司法案子的关注,不准他们向民众发表公开信、不可以做所谓的“骗人的评论”、不能鼓动示威行动;也不能批评法官或法院,要求法官重新审查案件‘不能批评中国共产党的司法及政治体制。不过,这条法令尚未被中国律师协会接受通过,而且律师协会的一些成员极力反对。某些律师最近被逮捕,其中包括著名的浦志强律师。他于六月被控“聚众滋事”。还有唐荆陵律师上周被控“企图颠覆国家政权”。至于许志永,则被判4年监狱,罪名是组织扰乱公众秩序集会。
文章提醒道,曾于1998年签署过国际人权公约的中国,现在还打击大学教授。当年被毛泽东厌弃、批为臭老九的大学教授,也是现在中国当局打击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签署陈情书及公开信呼吁要求民主。这也是导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2009年被判刑11年的原因,或者如行动比较缓和者如夏業良教授。他二月由于批评习近平,而被大学开除。另外,本月份还有一些人因为私下纪念六四25周年而被逮捕。
文章指出,更有甚者,素有代表中国思想殿堂的社科院,上周,被中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组长张英伟批评受到境外势力渗透,一些院士被控与境外分子同谋罪名。而负责打击贪腐的中纪委,藉着反贪腐的外衣进行政治清算。
 
关键词 : 中国 - 法国

mardi 24 juin 2014

转帖<民主中国>上的一篇文章

尹曙生:触目惊心的杀人运动
作者: 尹曙生
编者按:「镇压反革命运动」是中共建政后第一次大规模杀戮运动。对象是内战留在大陆的失败者,包括国民政府的原党政军体制人员及「阶级敌人」。毛曾宣称镇反「杀了七十万人」包含有知识分子。本文作者系中共省级公安干部,材料均有史料依据。本文翔实记述1950—1951镇反运动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如何无法无天、按比例、按数字杀人的决策内幕。镇反杀人数已超过四年内战国共军队的死亡数。而毛的嗜血本性至死不改。
 
●中共史料显示:镇反运动,全国大规模杀人,
就是毛在1950 年双十那天一夜制定文件,
然后各地按毛的指令开展杀人比赛。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公安部一共召开过十四次全国公安会议。这些会议大都是在毛泽东亲自关心、指导下召开的。尤其是1951年五月十日至十五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更是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召开的,倾注了他非常大的精力。会议通过的《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决议》,初稿是由彭真、罗瑞卿主持起草,但是毛泽东看了以后很不满意,亲自修改了四遍,把原稿改得面目全非,所以这个决议实际上是毛泽东亲自写的。
公安部原来计画於一九五一年六、七月间召开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汇报、总结自「双十」指示下达以来,全国各地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情况,总结、交流经 验,佈置第二阶段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的任务。但是,在五月初,毛泽东把罗瑞卿叫去,明确告诉他,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必须马上紧急召开,不能等到六、七月份。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会议提前於五月十日召开了,会议通过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决议》。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决议,要求「全党全军均必须坚决地完全地照此实行」。
一九五八年,罗瑞卿在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上,总结建国以来九年公安工作时说:「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是我们公安工作历史上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也是我 们党的历史上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因为这次会议对於巩固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成绩,防止和及时纠正错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对於整个肃反斗争来说,我们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相当彻底地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而又没有犯扩大化错误,这次会议也是一个决定的关键」。
罗瑞卿如此高度评价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是因为和毛泽东亲自起草的《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决议》(下称「决议」)的内容直接有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决议」的主要内容,就能一目了然。
决议要求控制杀人比例
「决议」明确要求:将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紧急加以收缩、休整,在四个月时间之内,除进行现行破坏活动的反革命分子必须及时捕、办外,暂停捕人、杀人;杀反革命分子的数量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即占总人口千分之零点五至千分之一左右,最高不能突破千分之二;将捕人批准权由县一级,收归到地委、专署一级;将杀人批准权由地委、专署一级收回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并且规定,今后捕人、杀人要遵照以下原则:凡是界在可捕可不捕之间的人一定不要捕,如果捕了就是犯错误;凡是界在可杀可不杀之间的人一定不要杀,如果杀了就是犯错误;杀反革命的原则是:对於有血债或有其他严重的罪行(如强奸妇女等)非杀不足以平民愤者和严重地损害国家利益者,必须坚决地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於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虽然严重地损害国家利益但尚未达到最严重的程度,而又罪该处死者,应当採取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决议」特别要求对於在共产党内,在人民政府系统内,在人民解放军系统内,在文化教育界,在工商界,在宗教界,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内清理出来的应当判处死刑的反革命分子,一般以处决十分之一、二为原则,其余十分之八、九均应採取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决议」还佈置了清理积案,组织对罪犯劳动改造,为国家创造财富等其他内容。
「决议」为什么要对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紧急刹车呢?那是因为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展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已经逮捕了二百多万人,杀了五十多万人。进入五月份,大规模捕人、杀人还在继续进行,其势头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而领导镇反运动的各级党、政、军干部中,特别是地专和县以下干部,普遍弥漫着多捕、多杀的情绪,草率捕人、杀人,不少地方已经捕了一些可捕可不捕的人、杀了一些可杀可不杀的人(据调查均约占三分之一左右),甚至错捕、错杀了一些人。如不紧急刹车,将会有更多的人被错捕、错杀,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是近几年才流出的镇反行刑照片。毛一手操纵的镇反完全是违反国际公法的超
级大屠杀,国共内战双方总共也没有死70 万人!是虐杀俘虏,也是滥杀无辜。
镇反四个月杀人五十万
关於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捕人、杀人资料,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徐子荣1954年1月在一个报告中说:镇反运动以来,全国共捕了262万余名,其中杀掉反革命分子71.2万余名,关了129万余名,先后管制了120万人,教育释放3.8万余名。徐子荣说的是第一次大规模镇反运动中 捕人、杀人总的资料。而第一次大规模镇反运动进行了3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0至1951-9;第二阶段为1951-10至1952-9;第三阶段为1952-10至1953年底。根据公安部门统计,第一阶段杀人数量约占整个镇反运动中杀人量的75%,按71.2万人计算,即有54.3万多人,主要是在一九五一年二、三、四、五几个月内被处决的。因为镇压反革命运动从「双十」指示(1950-10-10)下发起,实际执行时间是从1951年1月开始,而高潮在二、三、四、五四个月,六至九四个月是收缩、休整期,要求暂停捕人、杀人(现行除外)。所以在镇反运动开始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杀了五十多万人,超过国、共双方在内战中三大战役(辽沈、平津和淮海战役)中在战场上战死的人数总和,实在令人震惊(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解放战争四年间,我军阵亡约三十万,国民党军队阵亡四十万,国共相加大约七十万。其中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国 共双方战死人数为四十多万)。
当时全国党、政、军领导都在忙着杀人,而且是急急忙忙地杀人,有的人前一天被抓,第二天、甚至当天就被枪毙,夜里被抓,白天枪毙,如果继续这样搞下去,将会出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指挥镇反运动的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中,普遍弥漫着左的情绪,要求多捕人,多杀人,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思想倾向,镇压反革命运动就会走向邪路。毛泽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明确指出:「杀人不能太多,杀得太多了,丧失社会同情,丧失了劳动力」。
镇反大批杀人风源於毛泽东
那么,草率从事,大捕、大杀,错捕、错杀这一股风是怎么刮起来的呢?从根本上讲是中央。在镇压反革命运动初期一些领导人束手束脚,对反革命现行破坏活动打击不力,毛泽东批评了「宽大无边」这一倾向。中共中央在《关於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在镇压反革命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右的偏向,以致有大批的首要的怙恶不悛的在解放后甚至在经过宽大处理后仍然继续为恶的反革命分子,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同时,「双十」指示也明确指出,为了防止「左」的倾向,必须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防止逼供信,严禁肉刑。
在如何开展这样一场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保证运动健康发展问题上,中央和毛泽东都没有提出过操作性很强的有效措施,仍然採用革命战争时期打仗的办法、群众运动的办法来代替运用法律的办法。中共中央在1949年初,就宣佈废除「六法全书」,而此后又没有制定新的法律加以替代,政务院稍后虽然出台了《惩治反革命条例》,但那都是些实体性的不易掌握的原则规定,没有任何程式性的规定,所以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实际上处於无法可依的状态,完全靠中央文件和最高领导人、主要是毛泽东的指示办事。而毛泽东在具体领导镇反运动上,仍然沿袭革命战争年代指挥战争的办法,在捕、杀人问题上,下指标、定任务、定时间,主观臆断,急於求成,不断地发出指示,要求某地、某时必须逮捕多少人、必须杀多少人。虽然「双十指示」要求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要「重证据而不轻信口 供」,「判处死刑时,党内必须经过省委、大市委、区党委及受委託的地委批准」。但是在毛泽东指定的时间、任务、指标面前,这些规定都不可能执行,而捕人、 杀人批准许可权也被最高领导毛泽东给下放了。
毛亲自向各地下达杀人指标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看中央、主要是毛泽东是如何下命令指导镇反的:
1951年一月十七日,毛泽东在接到中南局转来的驻紮在湘西27军的镇反报告,该报告说,在湘西21个县,仅仅驻军部队就已经处决了匪首、恶霸、特务四千六百余人,并准备由地方政府再杀一批。毛泽东批示道:「这个处置是很必要的」,并强调「特别是那些土匪猖獗,恶霸甚多,特务集中的地方,要大杀几批」,要求「各地务必抓紧照此办理」。一月二十二日,毛泽东电告华南分局、广东省委负责人说:「你们已杀了三千七百多,这很好,再杀三、四千人」,「今年可以杀八、九千人为目标」。一月二十九日,公安部对中南军政委员会报告说湖北省已经逮捕一九八二三人,其中在省级机关内部逮捕了一百六十人。公安部在报告上批注:「如此内外不分地实施逮捕,容易引起广大干部恐慌和思想波动」。毛泽东看了以后,批评公安部:「湖北做得很好,不要去泼冷水」。2月5日,中央西北局报告说:两个月已经逮捕五千多人,杀了五百多人,虽然总体看杀得不狠,处理缓慢;但是执行镇反计画一定要求稳,批准杀人一律在省上(这是「双十」指示的要求—笔者)。毛泽东看后批示道:「对判死刑者,轻则经专署批准执行即可」。上行下效。很多地方把杀人批准权由专署一级进一步下放到县一级。
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对判处死刑的人,不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罪行来定罪量刑,确定该不该杀,而是根据人口比例,要求某地、某市必须杀多少人,这是最大的荒谬 之处。毛泽东最初要求,杀人比例要达到当地人口总数千分之零点五,严重的地方,要达到当地人口总数千分之一;以后他又说个别地方可以突破,但不超过千分之 一点五,最多不要超过千分之二。 
毛指示上海南京要多杀大杀
1951年二月中旬,毛泽东直接电告上海、南京两市委负责人说:「上海是一个六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按照上海已捕二万余人仅杀二百余人的情况,我认为一九五一年一年之内至少应当杀掉罪恶大的匪首、惯匪、恶霸、特务及(道)会门头子三千人左右。而在上半年至少要杀掉一千五百人左右。这个数字是否妥当,请你们加以斟酌。南京方面,据2月3日柯庆施同志给饶漱石同志的电报,已杀七十二人,拟再杀一千五百人,这个数目太少。南京是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国民党的首都,应杀的反动分子似不止二千余人」,「南京杀人太少,应在南京多杀」!
1951年二月二日,政务院出台了《惩治反革命条例》,毛泽东立即指示北京、天津、青岛、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重庆及各省会城市,说这些地方「是反革命组织的重要巢穴,必须有计划地佈置侦察和逮捕。在几个月内,大杀几批罪大有据的反革命分子」。
1951年二月十七日,北京市在罗瑞卿的直接领导、指挥下,一夜之间逮捕六百七十五人,第二天(18日)公开枪决五十八人;3月7日夜又逮捕一千零五十人,25日公开枪决一百九十九人。毛泽东充分肯定北京的做法。为贯彻毛泽东的指示,3月初天津市委上报说在已经处决了一百五十人的基础上,拟再处决一千五百人。毛泽东说:「我希望上海、南京、青岛、广州、武汉及其他大城市、中等城市,都有一个几个月至今年年底的切实的镇反计画。人民说,杀反革命比下 一场透雨还痛快。我希望各大城市、中等城市,都能大杀几批反革命。」
上海市委根据毛泽东「大杀几批反革命」的一再督促、指示,向中央报告说:「上海决心在已经逮捕了一千零六十八人、处死一百多人的基础上,再放手逮捕一万人,杀三千人,关四千人,管(制)三千人。」毛泽东对上海市委纠正在捕、杀人问题上谨小慎微的态度,准备大捕、大杀的计画,给予充分肯定。他立即致电上海市委:「如果你们能逮捕万余,杀掉三千,将对各地城市的镇反工作发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你们注意在逮捕后迅速审讯,大约在半个月内就应该杀掉第一批,然后每隔若干天判处一批。」於是,上海市委在4月27日一天逮捕八千三百五十九人,仅隔三天,4月30日一天就处决二百八十五人,5月9日再处决二十八人。「决议」发佈后,由於惯性作用,上海大规模捕人、杀人没有能立即停止下来,6月15日一天又处决了二百八十四人,以后每隔几天就枪毙一批人,少则几十 名,多则一百四五十名。
黄克诚提议收缩镇反毛不理睬
由於毛泽东的督促、鼓动,捕、杀人出现失控状况,有的地方要求突破中央提出的捕人、杀人控制指标,尤其是杀人指标。贵州省委提出杀人数应达到总人口千分之三才能解决问题。西南、华南也要求突破指标。到1951年5月初,广东、广西两省已经逮捕十八万(188679)余人,处决了五万七千(57032)余人,其中广东4月1个月即处决一万(10488)余人。到四月底,华东地区共逮捕了三十五万(358000)余人,处决了十万(108400)余人,占人口总数千分之零点七八;中南地区到五月上旬,杀人超 过二十万,接近人口总数千分之一点五。
这种捕、杀无序的情况,引起一些地方党委的注意。在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前夕,中共山东分局即下发通知,规定,「山东无论在农村,无论在城市,镇反杀的比例数,均应低於千分之一为妥」。(因为山东已经进行了土地改革,在土改中已经杀了不少地主、恶霸,加起来早已超过千分之一的指标—笔者)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3月23日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报告说:「目前已个别发生逮捕范围扩大,处理方式简单的情况——且现已开始牵涉内部(地下党、企业、政府、机关),与隐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斗争,更需要精细」,「我们拟即收缩—捕杀范围加以限制,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斗争。」他是最早提出镇反收缩、限制捕杀范围的省委领导。
但是毛泽东没有理睬。接着,中南局在四月中旬命令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停止大捕、大杀,并把处决人犯批准权收归省委。但是,收效甚微。命令下达后,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从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中南局这四个省又处死了五万多人,且大多数没有经过省委批准。由此看来,解铃还需系铃人。要纠正大捕、大杀的 无序状况,还得毛泽东亲自出马,发指示纠正才能见效。
杀人失控欲刹车难以执行
毛泽东对杀人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失控的状况开始感到担忧。4月20日,他致电各中央局书记,要求控制杀人比例:「虽然二月中央会议决定先规定杀人数以人口千分之零点五为准,但是现在西南已达到千分之一,中南和华东的某些省亦达到千分之一,个别地方已超过。一般地看来,华东、中南、西南三大区似乎均须超过千分之一的比例,才能解决问题。但是,超过太多似乎不妥。柳州专区要杀千分之五,显然是错误的。贵州省委要求杀千分之三,我也感觉多了。我有这样一种想法,即可以超过千分之一,但不要超过的太多,不要规定一般以千分之二为标准。而(应)将许多犯人列为无期徒刑,离开本县,由国家分批集中,从事筑路、修河、垦荒、造屋等生产事业。例如西南区准备再杀的六万人,杀掉三万左右以平民愤,而将其余的三万人左右分批集中生产」,「如果以人口千分之零点五计算,西南、中南、华东三区就有十五万人以上,是一批很大的生产力」(就是说,如果这三区按原来计画杀人比例控制在千分之零点五,就可以少杀十五万人以上,而实际上都超过千分之一,如果达到千分之一点五,则多杀三十万人—笔者)。
「贵州省委要求再杀二万二千至二万五千,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再杀一万多一点,留下一万多不杀,已经超过千分之二的比例,已是按照贵州这样的特殊情况办事,已经算得准和狠了」(以特殊情况为由,允许贵州突破千分之二的比例指标,那么就意味着其他地方突破指标多杀也没有关系,纠正错误不坚决—笔者)。接着,他电告华南分局领导人:「根据华南已杀五万七千多,现押犯人尚有十六万多的情况,华南两省一市(广东、广西和广州市—笔者)和豫、鄂、湘、赣一样,从六月一日起,停止捕人四个月,集中力量清理积案,总结经验,教育干部」。由於允许贵州突 破指标,他的这一指示,华南两省一市也不会坚决执行。
毛泽东这时感到光有他的批示、电报还不足以制止这一股强劲的捕人、杀人风,必须立即开会,把地方「诸侯」找来,当面亲自佈置刹车,否则将会有更多的人头落地。
「决议」一出台,中央立即转发,电告各地,大规模的捕人、杀人风,才得到初步遏制。但是,由於惯性作用,会后有些地方仍然捕、杀了一些不应该捕、杀的人。如华东地区1951年5月统计共拘捕人犯三十五万八千名,杀了十万(100840)余名;到了1951年10月份统计数字是:捕了四十六万(468385)余名,杀了十三万余(139435)名,这就意味着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后几个月里又逮捕了十一万人,处决了四万人人,所谓停止捕人、杀人四个月,打了一个大折扣。但是,随着《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决议》的逐步贯彻,各地捕、杀人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全国实际捕、杀人数字在镇压反革命运动第二、第三阶段两年时间里 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总数只有1951年初那几个月捕人、杀人数字的四分之一左右,显然,「决议」起到的作用是肯定无疑的。
毛时代的运动都是镇反运动
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已经过去六十年,有很多经验教训可以总结。经过多年的战争,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新政权建立后,当政者应该採取宽容的政策,尽量弥合社会裂痕,赢得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除非是非杀不可的人,不要轻易杀掉。日本侵华战争中遗留下来的一千一百零七名战犯,他们每个人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他们在战犯管理所,受到良好待遇,几年后就被特赦回国,而国内那些普通反革命,如果没有血债,没有严重现行破坏活动,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一条活路,非要杀掉呢?!如贵州省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八十一个县的县长,在人民解放军解放贵州时,有的起义、有的投诚,有的被捕后释放,个别的还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大多数人已经做了处理。可是,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一片喊杀声中,被全部杀掉。
难道他们的罪行比日本战犯罪行还大?对判处死刑的人,为什么要那么草率?安徽省桐城县拟将十六名反革命处死,报安庆地委审批,地委审查全部否决,退回来。县公安局看到地委回文,以为同意,竟没有拆开看批文内容,将十六人拉到刑场枪决。这十六人中有五个伪保长,四个三青团区分部委员,三个宪兵,二个一贯道坛主,六个地主。十六个人没有一个人有血债、没有强奸妇女的行为。事后检查,有十一个人连逮捕条件都不够,必须立即释放。阜阳专区在枪毙几个恶霸地主时,把同他们睡过觉的几个「破鞋」也给枪毙了,其罪行是「不争气,给劳动人民丢了脸」。还有那些被错杀的无辜的人,如很多从事地下工作的人,提着脑袋干革命,躲过国民党特务无数次追杀倖存下来,却被自己人给杀了,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由於没有认真总结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在以后开展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一再重複这些错误,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过后,接着是内部肃反,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在这些政治运动中,公安部门根据中央要求,都要佈置对敌斗争的内容,把镇压反革命作为推动这些政治运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所以一九七六年前,我国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一直没有真正停止过,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出台「公安六条」、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专案审查等,还在继续镇压反革命,同样,都不按任何法律程式办事,完全是无法无天,使中国人民一次 又一次受到极大的摧残与伤害。
(作者为安徽省公安厅原常务副厅长。
 本文原载《炎黄春秋》2014年第5期)

关键字: 镇反
文章点击数: 421
 

乱局之中 5 盛新这一年

北京的中学水平相差极大,好的如四中,北师大附中,女附中,河北高中等.这些学校升学率高,校风好,有些教会学校也不错,如汇文,育英,贝满,慕贞,辅仁大学男女附中. 也有些学校非常差,那时人们说,求实小店,进德茶馆,北方中学也和这两所学校差不多.
盛新是个没有特色的学校. 主持校政的,校长,教务主任,训育主任都是修士,学生们称他们为<白脖>,因他们穿黑色长袍,脖子下面有一块白色的像是塑料膜一样的东西,可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塑料,我也不知那是什么材料做的. 可能由于长期的独身生活,他们的性格都不太正常,容易发火. 盛新没有女教师. 盛新的学生桌椅是全市中学最好的,课间的十分钟休息,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到外面操场. 打过上课铃后再进来.有些天主教徒算是<公教生>,是否有优待,我不太清楚.
盛新的邻校是佑贞女中,那里主政的是修女,我们叫她们<馄饨皮>,因他们穿黑炮,头上戴的是白色的像馄饨皮一样的东西. 实验室位于两校之间,两校都可以用. 佑贞有男教师.
教英语会话的老眼是西班牙人,发音很不标准.教解析几何的是教务主任,忘记他姓什么了,大腹便便,走路一拽一拽的,人们叫他<鸭子>,当时的教材有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和斯盖尼三氏解析几何两种,前者讲得深,大部分学校采用它,斯盖尼三氏非常浅,等于是本入门介绍,<鸭子>用它做课本,明显是为省事好教. 人们都不喜欢他,有次上课,同学们看他来了,便齐声喊"呱 呱 呱...",他进门来便让我出去,那是上午的第四节课 ,后来他让班长找我,我已经回家了,我对他的处置很不服,因为喊是大家都喊了,他不敢处罚他人,只拿我一人开刀. 教物理的是辅仁大学研究院毕业的,估计是个硕士. 他父辈祖辈都是御医,人非常老实,他讲课时,学生们像是在大街上一样说话,我是插班生,坐倒数第二排,根本听不见他讲什么. 最差的教师是教地理的,看样子是河北人,口条很糗,高三学世界地理,教科书是两大本,这教员在一年中都没走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半本都没讲完,完全是个误人子弟的混混.教公民的是上面派来的,国民党的党棍,穿的也是蓝呢中山装. 高三公民课的内容是<道德与法>,这位教师从没讲过课本上的东西,上来便骂共产党,整整骂了一年.最好的教师是代数老师,教得非常认真,至今我记得他讲课的内容.
同学都是富家子弟,和我坐同桌的是孙传芳的幼子孙家勤,比我大两三岁,好像北京有家,天津也有家.经常是周六上完上午的课便去天津,周日晚上回北京.毕业后考上了辅仁大学国画系. 后来听说他成了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定居巴西.
这样一个并不好的中学,倒也出了有名的人,而且出自我这班. 我在志成时,比我高一班有一个踢足球的健将叫王陆,是初中校队的,在志成很有名. 我转入盛新时,他也转入,因我跳了一班,所以我们就成了同班. 他到盛新后,立刻被接纳为高中足球校队. 1949年后,他是中国国家队的左边锋.   还有一个人读完高二便退学演电影了,我来他走没见过面,他曾演<廖仲恺>这部电影的主角廖仲恺,演完这部电影便自杀了. 我已不记得他的名字.

乱局之中 4 高工的一年


北京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坐落在东四北的什锦花园胡同,创办于抗日战争之前,原来的学制是四年,是比北师还要难考的学校.< 高工人>自称物美价廉,因为比起高中毕业的学生,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比起大学毕业生,又更具实际操作的特点,北京那些不太殷实的家庭愿意把孩子送到高工或北师读书,可以早点毕业工作. 我有个舅舅是在天津的中日中学读过两年高中后,又以初中毕业的资格考入北京高工的.
我在三中读了一年半,对那里的印象并不好,唯一的好处是离家较近,但从未来升学考虑,不大想继续在那里读高中. 高工在北京的一些学生心目中是相当吸引人的,而我舅舅也颇多称赞他的母校. 所以初中毕业后决定考高工.  其实呢,那时对高工的了解并不多. .
高工设三科:机械,化工,土木. 舅舅是土木科毕业的,我也报了土木科.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后把 原来的四年制改为三年制,和普通高中一样了,还规定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工作四年以后才可以再考大学.
在高工的这一年,校内校外可写的东西很多.
同班同学的岁数都比较大,有的已是成年人了,在他们眼中我还是个小孩子,小弟弟.有的学生已经结婚生子.同学发明了一种说法,如果结婚了没孩子,叫勋二位,意思是说在被窝里放屁,可以熏到两个人,如果有了一个孩子叫勋三位,以此类推.
高工的课程本来就很重,学制减少一年,自然就更重了,第一年除了普通高中三年应学的物理,化学,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国文,英语之外,还有大地测量学,制图学,应用力学等,我的手比较笨,在制图上花的时间很多,画出来教师还不满意.
教师阵容相当强,教国文的老师是闻国新,北京西郊门头沟附近的人,读小学时就从家中旧存的<朔风>杂志上看过他的文章. 此时得见真人了. 同学们戏称是<闻国新教新国文>. 英语老师姓田,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外号叫田小嘴,因他的嘴特别小,同学们流传一种说法,说他原来的嘴不小,读大学学英语,为了发音准确而做手术把嘴缝小了. 现在想想,这应是无稽之谈.教制图课的是位老先生,教了几个月后去北洋大学教书了. 又来了一位北大工学院航空系新毕业的先生. 教大地测量的是科主任,姓蔺,不记得他名字了,外号叫蔺头,他讲课时在讲台上跳来跳去,很卖力,学生们却一致反映听不懂,不是口音听不懂,而是讲不明白,我们只能靠自己看书. 教立体几何的那位先生外号是<大鬼>,因其长相确实很凶. 他讲课言简意赅,上一届的学生有人说不大能建立立体概念,但我听大鬼讲课,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学完了立体几何后,无论参加任何考试,从来没丢过一分. 这应得益于大鬼. 训育主任是上面派来的西南联大中文系一位毕业生,非常老实,不是干训育这行的材料,教我们公民课,讲不出什么来. 干了半年,就把他换下来了,以后只教国文. 有个训育员姓田,脸特别长,外号叫<马面>,很形象,他是高工的老职工,但其人粗俗不堪,有新生以为他姓马,曾有人当面叫他马先生.他也支支吾吾地答应了
这一年,社会上发生许多事. 我们的教室是在一个南北向的二层小楼上. 两边都有窗户. 那时北平的楼房极少,所以视野极为开阔. 有一天位于东单三条的一个美军汽油库发生爆炸,我们观看到全过程,每爆一桶就又一声巨响,接着升起一股火焰,后听说,面对这种情况,消防队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全部烧完. 这次事故的起因到底是什么,就不必说了.
那一阶段,学潮可以说是汹涌澎拜,动不动就上街游行,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等口号层出不穷. 有次传说又有游行,我没敢到学校去,而恰恰这天,高工请了胡适先生到校讲演,使我错失了聆听的机会.
圣诞节后的一天,早晨第一堂课是英语,田小嘴一进教室就说,昨天北大一个女学生被美国兵强奸了. 同学们群情激愤,要有所表示,连课也不想上了.
第一学期,开始时我住学生宿舍,同屋有化学科一年级的张玉林,土木科二年级的王飞,王棕,这二人是堂兄弟,还有他们的侄子,机械科一年级的王兴邦,这三人是安新县同口村的,和我们是同宗. 张玉林和我成了最知心的朋友,后文还将提到. 王飞没读完,两年后考入空军通讯学校去了台湾. 冬天,宿舍内没取暖设备,连钢笔水都冻成固体了,于是搬回家.
我一直想尽可能多读点书,入学后方知高工毕业后需服务四年才能升学,而我对土木工程一点也没有兴趣,所以入学不久我就不想再读下去,想转到普通高中,将来考大学. 从第二学期起,我就向校方表明我的意愿,制图课我去上课,但我不再交图,省下时间来读有用的书. 第二学期我的制图成绩是零..
吴佩孚将军的家也在什锦花园,他家在路北,大门口很巍峨,高工在路南与之斜对. 那时候有电铃也是一种身份的显示,吴家大门的电铃旁边贴了一张小纸条,有同学看到后就分析说,这纸条象征着吴家的衰落,因为纸条上面写的无非是两种情况!:或者是电铃坏了,或者是指某家专用,如果是前一种情况,表明他家没钱修.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就是吴家不得不靠出租房子维持生活了..见到吴家大门,我遥想当年七爷一定进出这个门口多次.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高工的校长及其他能影响校务的人,在政治上是偏向共产党的. 那时举办过学生讲演比赛,有人上台介绍列宁,但他所知较少,把列宁说成了列宁格勒,有许多人听不出来,我听出来了,觉得可笑而已,没多想,校方还开过一次全校大会,请一位教师讲演,台上放着几根树枝和一捆树枝,他先把一根根的树枝折断,之后又拿起成捆的树枝,怎么也折不断,结论是团结和组织起来的重要,当时听得有些莫名其妙,现在想想就很清楚了. 学校还请非职业的话剧团来演话剧,两次的剧目分别是<天字第一号>和<抓壮丁>,前者是描述渗入日本占领区的地下工作者的机智勇敢,后者则是暴露国民党基层的腐败.在我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三民主义青年团曾在西苑组织过一次夏令营,和我同住一屋的王棕参加了,后来偶然的一次听他说,我能在高工操控多少多少人,因他的形象较差,张玉林和我听后觉得可笑,没有当真. 几十年后,听王棕的伯父说,王棕毕业以后就被劳改,被发配到打井队,在乡间打了一辈子井. 这应和他的政身份与关.
我转入普通高中是比较费周折的事,因为高工的课程和高中不同,互不衔接. 普通高中高一学生物,平面几何. 这我都没学过,如果要转高二,插班考试难通过,若重读高一,我又不甘心,最终决定跳一班考高三,入高三要考的是立体几何,物理,化学等,我都可应付. 于是就在三十六年暑假考入了天主教办的盛新中学高三. 入学需要一张高二的肄业证明,那时认识一位同乡,在教育局当秘书,请他找一位市立中学的校长为我开了这样一份证明. 证明是真的,证明的内容是假的. 私立学校的学费很高,幸好那时爸爸在资源委员会的一个下属机构工作,那里的待遇非常好,可以负担职工子女学费的百分之九十,每学年还可报销一套制服费. 我就这样入读盛新中学的高三了,我只有十六岁. 我去办入学手续时遇到一位外籍教师,只能说英语,他问我入几年级,我说高三,他不信,以为我分不清senior和junior,我反复说是senior,他始终将信将疑. 开学后,他教我们英语会话,同学们都叫他<老眼儿>,因他的名字是劳伦斯.

lundi 23 juin 2014

转帖<美国之音>另一篇文章

何清涟: 北京的“新三反”缘何成了“三大难”?

问卷

毛共严防的和平演变到底如何?

网上问卷存档
字体大小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近一年以来,北京在政治上的动作,可以概括为“新三反”,即“反腐、反恐、反西方渗透”,这三项实施起来都不容易。以最得民心的反腐来说,堪称一波三折,其余“两反“,更是前景灰暗的艰巨任务。

*反腐之难,难在超级腐败者都身居高位*

如同我在《反腐鸣金收兵,萧墙干戈暂息》所做分析,反腐之难,难在党内身居高位者不少是超级腐败分子。江胡两位从未忘记宣示反腐败,但做法各异,江泽民连自己家人都不约束,胡錦涛则在清华同方集团威视公司在非洲納米比亚行贿事发之后,开始让其子女家人退出商界。其余的政治高层大多纵容子女利用父辈权力经商。

习近平的核心家庭(其夫人女儿)并无类似传闻,2007年习就任上海市委书记之后,就劝令其弟习远平离开上海,其弟干脆退出商界。大概出于这些原因,习近平认为自身够硬,可以“打铁”了。但没想到经过反周永康、李鹏家族的腐败,以及将曾庆红的地盘即港澳工委纳入中纪委监查范围这三个回合之后,反腐遭到老权贵的集体抵抗,为了减少政治阻力,不得不由中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出面,于5月26日宣布,以十八大划线,只要当事人现在不在重要岗位上,比如已经退休的历届政治局常委,其腐败(包括家属的腐败)不再查处了。但非常诡异的是,习近平姐姐家庭的财产问题,自6月4日以后成了《纽约时报》三篇重头报道的内容。

既然习已对高层网开一面,为何还会有人继续为《纽约时报》提供线索?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这些资料在杨晓渡5·26讲话之前已送出,纽时记者什么时候发表文章并非线索提供者可控制;二是有人对习的承诺并不放心,务必让习家族成员的财富曝光,表明高层家庭都一样,家家涉腐。按照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公布的资料,习近平与其同届常委温家宝、贾庆林、周永康一样,其家族分别拥有或控制着价值超过1.5亿美元(约合9.3亿元人民币)记录在案的资产。文中所述数字应该是按照最低数目估算,此前《纽约时报》与彭博社对温家宝与戴相龙家族及习近平姐姐的几篇报道,其财富都远远超出此数。

《纽约时报》最近三篇文章一出,表明政治对手仍然惦记着习家,继续缠斗。更有消息传出,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曾庆红之子曾伟200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以3千万美元购买的百年豪宅,最近正推倒重建。以习近平之强硬性格,绝不会允许对手这样不断喂苍蝇给他吃,今后的反腐走向如何,还在未定之数。

*反恐难,难在不知恐怖分子是谁*

主要针对新疆维族人的“反恐”,令北京非常头痛。从世纪之交以来,中国对新疆地区已本着“治乱邦用重典”之法,完全放弃了以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怀柔政策,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穆斯林被指控犯有“分裂国家罪、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而被处死刑。6月16日,去年10月那起著名的冲撞天安门金水桥自杀案的参与者,3名维族人被判死刑;同一天,新疆自治区最高法院核准,对另外7起案件的13名被告执行死刑。

但由于以下两大原因,强力镇压反而使新疆局势难于控制。第一,打击行为涉及了当地维族的宗教信仰,据维吾尔人权项目分析,维族人为主要居民的阿克苏沙雅县政府于2014年4月16日发布公告,悬赏鼓励民众积极提供各类线索,被列为禁止的53种行为,有18种与宗教行为有关。这意味着维族人要么放弃宗教,要么反抗;第二、贫穷无出路的维族人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据《环球时报》考证,历年来新疆发生的暴恐事件,犯罪者多来自于南疆皮山县与墨玉县,皮山县的一些乡村被称为“恐怖分子大本营”。该县地理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维族人无以为生,因此沦为恐怖分子。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在新疆面对的“恐怖分子”其实是维吾尔族平民,宗教、经济、政治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暴恐事件,平民拿起刀具就成为恐怖分子。事实也确如此,《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有如下描述:“恐怖势力使用冷兵器等简陋工具作案”,放眼世界,凡组织化的恐怖势力之装备决无这般简陋。

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多以“羁縻”为主。所谓“羁縻”,就是通过对少数民族的贵族与上层的怀柔政策,让其在承认中央政府的治权下实现自治,求得边境安宁,即所谓“四夷宾服“。乾隆皇帝在平定回部大小和卓之乱后,仍然采取这种政策治理新疆。但中共治疆多年,已经将维吾尔族等少数族的社会结构完全汉化,目前矛盾严重激化,但双方都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一条解决之路。中共仍然固守现状,以高压为主;反抗者有些自称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要求独立;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伊力哈木一直希望在汉维交流中搭建桥梁,但也为中共所抓捕。谁也不清楚这种频发的冲突最后将导致什么结局。

*反境外渗透难,难在“境外敌对势力”越来越多*

北京一直对“境外敌对势力”非常警惕,即使与美国结成了“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从未放松对美国“和平演变”阴谋的警惕,2005年以后“与时俱进”,变成反对“颜色革命”的阴谋。2002年到2009年间,美国基金会对华援助约有4.3亿美元(不含港澳台),其中捐助给官方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官方NGO的共占总额的86.01%,草根NGO获得的捐助只占5.61%。美国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北京怀疑,想通过“软接触”让中国慢慢改变。即使如此,中国政府还是不放心,最近,国安委部署摸底调查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NGO),其中矛头直指官办最大智库中国社科院。

问题是,北京眼中的“境外敌对势力”越来越多。西方国家只要批评中国的人权恶劣,立刻会被视为“不友好”;亚洲邻国不少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现在摩擦升级,关系紧张。亚洲另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称中国为“帝国主义”,北韩则称中国为“资本主义”。就连香港这块“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因为要普选,要发动占领中环运动,也成了不怀好意的“境外势力”,6月10日,国新办发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强调作为单一制国家,本源性的权力在中央政府手中,中央授权香港,享有高度自治,但还有很多没有授予的权力都在中央。

该白皮书的主旨是要香港认清自己的地位,不要挑战中央。但香港占中的回应是就民间政改方案发起全民投票,其电子投票系统自6月20日中午开始运作,截至6月21日晚8点,已经有超过53万5千人投票。表明了港人对无筛选的真普选的强烈决心和民意。

北京发动“新三反”,应付其中一件就已经很困难,要同时并举应付三件,实在让当政者疲于奔命。今后的总体趋势是,在国内,中共已无力“花钱买安定”,胡罗卜越来越小(公务员待遇降低就是一例),大棒越来越粗;在国际社会,一旦无法“花钱买捧场”,中共政府从“亚细亚孤儿”成为“国际孤儿”也并非不可能。
评论排序
发表评论 (71)
评论第页,总共5页
    下一页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16:11
何清涟躲美帝帮权贵主子卖命呐喊,没用的,你的文章再能忽悠,引用再多的不知所谓的名言定理都没用,因为你是身在美帝,如同一人身在室外却要对室内的事情点评论足,而且这个人本身的姿势就不正如何写出令人信服的文章来?!
请何清涟女士来中国一逛,瞧一眼中国一年的来的变化,路面上的动辄百万的新车是不是骤增?路边的豪宅别墅是不是骤增?难道何清涟女士能信口雌黄的说:这是反腐败的成果或者是中国人富裕的都能买的起宝马住得起别墅了?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21:56
你说的是令计划那位衙内拥抱裸女搞“车震”的法拉利、国家公款为江泽民等高官兴建的豪宅别墅吗?

你的眼里,只有你的主子特权集团,没有那千千万万“蜗居”的农民工和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20:12
你神经错乱,将自己的主子当作何女士的主子。何女士是自由人,不需要主子,只有奴才需要,你就是那种奴才,跪惯了,站不起来的奴才。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21:53
说的好!他们在国内做奴才习惯了。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12:11
在何清涟眼里就江泽民是贪官,其他的都是清官或者是“未来想做清官”,这不是侮辱大众智商吗?说何清涟是权贵的喉舌还没人信,呵
跟贴
作者: 回你及下面的匿名
23.06.2014 15:08
何女士是据实言事,有几分事实说几分话。文章里面就谈到了温家宝家的问题。你如果认为谁有问题,拿出事实来。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16:55
什么是事实?在何清涟的权贵主子拼命封锁网络、报刊等下的中国就不可能有“事实”泄漏出来,但这一拼命遮掩的行为却侧面反映其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贪污行径!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16:24
那就请何清涟女士写一篇关于英属维京群岛的几万亿美元存款的归属以及500个特权家族的联姻、财产及其掌控的国企文章吧,洗耳恭听阁下的高论,呵!
楼上的,何谓事实呢?是不是在封锁网络、逮捕异议人士、收买西方的种种“反腐措施”下要人拿出事实来?可笑吧,我把你关牢房里,不允许你和外界沟通交流,阻断你的信息通道,然后问你要“事实”!

作者: 匿名
23.06.2014 11:36
何清涟是温家宝的高级五毛,她是为温家宝的利益服务的。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15:09
她写温家宝家族的文章大概有十余篇,纽约时报没写时,她就党写过。说话要有事实根据,否则就成了胡说。

作者: 连清河 发自: ARN
23.06.2014 11:00
三反或多反对国家机器不难,难在卸任后的秋后算帐。这是一党制的通病,互相用政权算计。美国人讲平权,用民主政治保命,才有了政治平等。中国元老院保证不了兔死狗烹。今日之反,必积仇杀尽。

作者: 教师 发自: 北京
23.06.2014 10:09
腐败是客观存在,恐怖暴力也是事实,境外渗透是各国都致力于防范的。这些都是所有负责任的国家都必须要做的。可到了何清涟这里,中国反腐、反恐、反境外渗透倒成了问题了。想让中国孤儿,只是某些人的妄想。因为中国再不想当别人的儿子。
跟贴
作者: 黄俄纳粹五毛化名特务无耻国
23.06.2014 13:02
黄俄拜十月割命沙俄为炎黄祖宗,当沙俄龟孙子,沙俄第五纵队,在中国建苏区。黄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927年躲进沙俄领事馆当俄奸。1938年毛领沙俄30万美金打内战。1950年毛去莫斯科签协定承认沙俄主导的外蒙独立公投,中国为此永远丢掉47万个钓鱼岛,作为回报,沙俄借给黄俄相当于3亿美金的卢布。篡国后,为了独裁,与抢走中国820000个钓鱼岛的沙俄狼狈为奸,引狼入室,过河拆桥,忘恩负义,重演农夫和蛇的故事,做东郭先生口袋里的中山狼, 帮金家世袭独裁轴心国向帮中国打败日本的美国开站。黄俄现在是世界仅存的几个独裁专制王朝,现在脚下到处是火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四面楚歌,人人喊打,每年动用七千亿枪口对内,疯狂抓人关人,以为可以把国民都关进独裁专制裆王朝的铁笼子。黄俄离寿终正寝之日不远,不过是做垂死挣扎。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11:34
腐败是客观存在——除了独裁国家,你找找民主国家,哪个官员白手起家,一朝为官,敛财数亿?
恐怖暴力也是事实——哪里有压迫就有反抗,你的意思是新疆成为科索沃也没关系?
美国防渗透,是防中国的商业间谍,中国是防美国的民主价值观,二者不一样。
就那点知识,还好意思自称教师,教你孩子都耽误他们。可怜了你家孩子。

作者: 一言
23.06.2014 09:20
黄俄纳粹驻米国之音化名五毛特务,西方有腐败,西方有办法揭露。西方有独立的媒体揭露,有独立的司法系统起诉,有独立的党派公民团体监督,有国会弹劾。西方政客有腐败,连候选提名这一关都过不去,终会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西方政客都要公布家庭财产、报税单,会有成千上万双眼睛盯着。米国不是靠奥巴马的民主党双规反腐败,不是由奥巴马少数几个寡头黑箱作业,想双规谁就天桥摆地摊耍猴把谁拎出来示众,法院审判演猴把戏。米国不是奥巴马寡头不想双规谁谁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伟大乌产阶级割命家。米国公民不会因为要求奥巴马公示财产当啷入狱。正因为米国不是毒裁裆一手遮天,制度透明,米国没有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長委巨贪。米国不需要枪杆子出政权,米国公民可以通过和平投票颠覆政府,和平换届,把贪官选下去。黄俄硕鼠纳粹毒裁裆王朝贩腐从刘青山张子善越反越贪,现在是少则二十七亿,多则上千亿。黄俄硕鼠纳粹裆等着纽伦堡大审判吧。
***
作者: 黑木崖 发自: 旧金山湾区
来看西方腐败:
BBC.欧盟委员会的报告说,28个成员国家的腐败问题猖獗,不但侵蚀了人民对民主的信任也伤害了经济。。。

作者: 建设民主政治
23.06.2014 08:52
建设民主政治,是赵紫阳为政治改革确定的长远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是当年研讨中内容最丰富的专题之一,已涉及保障公民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等敏感内容。

作者: 1 发自: 1
23.06.2014 08:20
普选权,北京没给香港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07:36
新华社沈阳2013年3月5日电:曾为雷锋拍摄200多张照片的沈阳军区原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助理员张峻,3月5日下午在沈阳军区学雷锋座谈会上发言将结束时说:“我向毛主席保证,今天讲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要有半句假话,立刻就死。”结果一语成谶!他当场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死了。
跟贴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12:02
背叛毛主席的自然该死!就如同那个邓矬子!死了也要下十八层地狱!

作者: 不具名
23.06.2014 03:24
VOA真民主,所有与其不合的有理有据的言论一律不发表了,所以骂共产党的一律都发表了。呵呵,SO,VOA不要讲什么是民主
跟贴
作者: 一言
23.06.2014 09:11
黄俄派化名匿名五毛特务每天在美国之音不亮身分冒充网民为黄俄做托搅shi,很下作,只有纳粹才干这种事。美国政府不会用纳税人的钱雇五毛去刃民日报网站冒充自由网民发帖搅shi,“引导舆论”,吹捧美国政府吹捧民主党。美国政府不会盗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办民主党中殃委员会、加州民主党省委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厅、洛杉矶民主党市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哈佛大学民主党裆委宣传处人事处、办民主党裆报,用公权力强迫美国各单位用公款订阅民主党裆报。黄俄可以在美国自由发行刃民日报,美国政府没有报禁。五毛要在美国办一个五毛网站五毛日报五毛之音,要在街上散发五毛传单,要在美国租房子办五毛社宣传黄俄宇宙真厉,美国不会干预。这不是言论自由是什么?黄俄在国内不允许公民自由办报,不允许公民自由结社,黄俄网站到处是五毛网评员网管删帖封喉吊销微博,黄俄纳粹国盗用国民税款办黄俄裆中殃委员会商业部交通部各部黄俄裆党组各省市县黄俄裆委,各大学各医院各法院各企事业单位黄俄裆委,只允许黄俄纳粹一裆独大,用纳粹暴力镇压公民政治党团社团,剥夺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言论自由。黄俄五毛特务想把黄俄国忽悠的好像比美国还自由,真是无耻到家。
评论第页,总共5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