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di 17 mai 2014

童年杂忆 14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前,由于卫生条件差,有许多的流行病对民众生活造成危害. 现今的年轻人对此既没见过,大概也没听说过. 十几年前,我曾试图对一个70后解释什么叫麻子,费了许多口舌,最后他还是一头雾水. 在此,我想谈谈童年看到的一些情况.

接种牛痘大概始于我爸爸那一代人. 即使有了牛痘疫苗,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接种,因此,天花仍然在中国流行. 我的同龄人中也有麻子,也有得天花死亡的. 清朝的顺治皇帝据说是死于天花,后来的皇室子弟也有罹患天花的,所以清朝皇家非常害怕这种病,但又没办法预防.
天花的死亡率极高. 即使能够治愈,必然留下它的痕迹,那就是麻子. 记得我在故乡端村以及后来到北京,周围的麻子并不少见. 大概到了上世纪末,天花才在中国绝迹.
麻子就是痘痘的瘢痕. 遍及全身,脸上当然也有. 麻子又有黑麻子,白麻子之分. 白麻子只是皮肤有凹穴,黑麻子则是凹穴的底部色素较深,远远就能看出来. 我有个同学是黑麻子,到青春期时,脸上长了许多壮疙瘩,把麻子挤住了,等疙瘩下去后,麻子也看不大出来了. 我是看他手上有麻子才得知的.
北京有句口头禅. 说:" 麻子俏,麻子俏,一个麻子值八吊". 不知是否出于心理上的压力,麻子的行为方式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北京的另一个顺口溜是:" 瘸子奸,麻子横,最难惹的是独眼冲". 编造这些话的人可能不够厚道. 按西方的标准,这种说法就是歧视,应受到制裁.      有个比我小七八岁的同事,脸上有麻子. 特别的自恋自怜,他随身带着两面小镜子,不管走到哪里,一旦坐下来便把镜子摆放在面前的左右两方. 说话做事时,不停地顾盼自己的身影,那种搔首弄姿的样子实在难以令人接受. 也许这是麻子中的特例.

秃疮在农村很普遍,城市里也有. 生秃疮的都是小孩子. 头顶上泛着白霜. 据说很痒,有时还流脓水. 有句形容秃疮的顺口溜是,"远看一朵花,近看猪毛拌豆腐渣". 治愈之后,头顶上生过秃疮的部位就不再长头发,形成了所谓的斑秃. 这和谢顶不一样,谢顶是上了年纪后逐渐脱发,斑秃的秃在头顶的分布则是不规则的,一块一块的.

疥疮是另一种皮肤病. 患者也多是小孩子. 他们的手指缝处有痂,流脓水.奇痒难忍. 碰到这脓水就可被传染.

端村人中,麻子,生秃疮生疥疮的都有. 因我们小的时候只在同族人中玩,少和街上的孩子们接触,所以没被感染过.  出人意料的是我五十多岁时,竟然生过一次疥疮. 八十年代初,我去合肥开会.回到北京后感到手指缝处痒,夜里睡觉,等全身暖和后,大腿根部痒的难以忍受. 必须狠狠地抓才行,无法入睡. 去看医生,大夫说这是疥疮. 我觉得奇怪,在我的观念中,只有那些很不讲卫生的街头小孩子才会生疥疮,医生说: " 你如果摸了生疥疮的人摸过的门把手,就很有可能被传染,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生疥疮." 治疥疮很简单,用含硫磺的药膏涂抹全身,一两天后就好了. 回想当年在故乡,那些生疥疮的孩子若能有此药膏,疥疮早就绝迹了.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