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di 10 novembre 2015

漫漫长夜 163 在北京的最后十年 1


前面三段用的小标题是"重回北京"  接下来写的时候感到这样写不太确切,因为重回是一个动作,做完就完了, 所以从本段起将小标题改为"在北京的最后十年", 这十年,中国的变化较大,我个人及家庭的变化也不算小,一是爸爸在久病之后过世了,二是妻子调回北京,孩子的户口也随即迁到北京,不必再借读了。三是我译的那本书,经过十三年的耽延终于出版了。十年之后,我离开北京到法国,以后的生活轨迹就完全不同了。

毛死后,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气氛,用物理学的名词来说是处于非平衡状态,人们思变,但又不知该如何变,变的结果是福还是祸?!  人人都在等,也不知等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不管怎么变,总不至于比毛活着时更差。

毛的尸骨未寒,他的亲信四人帮就被抓起来了,可是接下来又要人们继续批邓,真不知上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只能过一天看一天,也许这就是邓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吧! 其实呢,过不过河对老百姓都无所谓,别折腾就好了。

前文已经提到过,文革期间,鸡鸭院外迁,把已经建成的院址分别送给了北京第二汽车厂和公安部的两个研究所,后来看到中央各部所属的研究院都没有迁出,院领导后悔莫及,想办法补救。一是把未迁出的部属的电器研究院和鸡鸭院尚未迁出的一部分处室合并,改名为机械工业部机电研究所,将失去了存身之地的原鸡鸭院那那部分迁到德胜门外的原电器研究院去,成为新成立的机电研究所的二室。二室的最高领导人是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王某,此人原是个大兵,转业到鸡鸭院后在人事处当干事。充其量读过高中,倒写得一笔好字。 鸡鸭院仍保留它的名称,因一部分研究工作迁到了河南的漯河(后到郑州),另一部分到了机电所,所以鸡鸭院只剩下一个空壳,迁到了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主楼,从此以后就成了机械工业部所辖各个研究机构的总管,代替了部科技司的一部分职能。

在德胜门外上班的时候,虽说鸡鸭院的留京部分和电器研究院合并了,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某些人的思想上,都还是各搞一套。机电所二室成了所里比较特殊的单位,发出的资料,研究成果(说实在的没什么成果可言)都特别标明机电所二室,而其它所有各室均属名机电研究所。 一次物理组开会,组长大放厥词,质问所党委成员中为什么没有二室的人,她本人并不是共党党员,这有点管得过界了,实际是借此拍二室那位支部书记的马屁。在此场景中,我们只能做壁上观。

在德外上了两年班之后,组织结构又重新调整,机电所二室顶着机电研究所的名字迁到了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一座楼,留在德胜门外的原电器研究院的那部分改名为机械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农机学院内还有两个地球物理研究所,一个属于地震局,一个属中科院。我的两个同班同学在地震局的地球物理所工作。

从鸡鸭院宿舍到机电所可能有十几里路,所里有班车接送,除了最冷的十二月和一月我搭乘班车外,其他时间均骑自行车上下班,单程约用40到45分钟,对身体是很好的锻炼。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