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udi 19 mars 2015

转载"动向" 一篇文章 当了官就可以不认错

下面是转载的文章 我在教会里看到的是;当了领导,如牧师,传道人,执事等等,也是从不认错的,连诱骗少女也可以<一概否认>  站在讲台上,让人认罪悔改,自己却从不认错, 弄不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当了官 就可以不认错!

 不久前中國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嚴禁西方價值觀」的命令一發表,有好事者翻出了四年前的《京華時報》,那上面赫然登有袁先生歡迎「外國意識形態」的講話:「更多引進外國資源都沒風險,因為在中國的土地上,有黨的組織,有中國的優勢。我們還派那麼多人出去,在資本主義窩裡都不受影響,還怕在自己這裡受影響?」同一個袁貴仁,只隔了四年的時間,他老兄就同一個問題居然端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來,於是引得全國輿論譁然,有人質問你們奉為圭臬和寶貝的馬克思主義就屬於西方價值觀和外國意識形態,是不是也該「嚴禁」?有人懷疑這樣一個前言不搭後語、記憶力嚴重衰退的人竟然當了中國教育界的「老大」,難道真的是朝中無人,找一個既要聽話、看起來順眼,又要記性稍微好一點的「部長」已經很困難了?這些人得理不饒人,很有點「追窮寇」的架勢。

  「不認錯」是中共官員的傳統

  其實,站在第三者的立場,平心而論,竊以為上述「嚴禁」命令只不過是部長先生的一個「小疏忽」,他當時也許看到有人不聽他的話,很氣憤,急不擇言,就忘記了在「西方價值觀」前面加一個小小的定語「錯誤的」,即「嚴禁錯誤的西方價值觀」。眾所周知,「西方價值觀」成千上萬,儘管正確的佔多數,也沒有哪個敢說連一件錯誤的也找不出來。議會民主、言論自由、憲政、法治,等等,大家都說是正確的,但希特勒的納粹主義也正確麼?當部長的大都有三寸不爛之舌,發表的講話不計其數,一個小小的口誤或穿幫本來不稀奇,要是在民主國家,向民眾道個歉、認個錯,一句「sorry」就OK了,部長繼續當。遺憾的是,這事發生在中國,中國有中國特色,「不認錯」是他們的傳統,越是高官越是大錯他們越不認。公元一九五七年搞了個喪盡天良的「反右」運動,誣指五十多萬善良百姓為「右派分子」,後來雖然不得不給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都平了反,但故意留下幾個不平反,以證明他們直到今天還堅持的神話──「反右」運動是正確的,只不過有點「擴大化」而已。大躍進引發的三年大饑荒餓死幾千萬老百姓,比死於日本軍隊槍炮下的還多,何曾見過他們的「偉大領袖」就此說過一句「對不起」?如果說做錯了事「不認錯不道歉」是他們的「東方價值觀」,那麼,「認錯道歉」恰恰就是袁部長們心中的「西方價值觀」,他們肯定認為是「錯誤的」,所以永遠別指望他們高貴的嘴巴裡會冒出「sorry」來。

  兩種「主人」形成了「頂牛」

  因而,事情的實質就有了一些變化,從開始的爭論該不該禁止「西方價值觀」,又變成了官員犯了錯誤該不該向民眾認錯道歉,以此判斷是否真是「人民的僕人」。但雖然號稱「僕人」實則從來就是「主人」的部長絕不認錯也不道歉,理論上作為「主人」的民眾對此不依不饒,兩種「主人」形成了「頂牛」。電視台和紙媒體雖然牢牢掌握在黨和政府手裡,力挺袁部長,但各大網站「倒袁」的帖子卻是排山倒海而來,這顯然要影響「穩定」,怎麼辦?說時遲、那時快,有一種「人才」馬上就冒了出來,就是被魯迅罵過的「幫閒」。先是《環球》連發文章進行補救,說袁部長的話不是你們以為的那個意思,你們不要亂解釋。但《環球》的名聲不佳,大家不聽。於是部長的直接下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乾脆在自己辦的報紙《中國教育報》上發表了署名袁貴仁的「重要文章」,該文章根本不承認此前「說錯了」,不提網上網下洶洶的民意,無事人一般的講了一通慣常的官話套話空話,然後才不慌不忙地嵌進了最重要的一句「堅決抵制那些傳播西方錯誤觀點的教材進入我們的大學」,一下子就達到了目的:在不認錯不道歉的前提下,對他先前那個憋腳的講話進行了「完善」,並且不露「痕跡」。

  當然,「不露痕跡」是他們的看法,民眾沒有認可,民眾認為這種「完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無法接受。民眾看出了這種「完善」包藏的禍心,他們還在其中隱藏了重要伏筆,即必須先承認西方教材的觀點「肯定有錯誤的」,然後再具體認定哪些西方教材「觀點錯誤」。由於這種「認定」的解釋權素來操在官方而不是民眾手裡,民眾到時只有聽喝的份,「堅決擁護」的份,一切還是長官們說了算,所以到時候哪怕把所有「西方教材」,不論是政治、歷史、哲學,還是文化、藝術、美學,都認定為「觀點錯誤」,統統拒之中國大學門外,那也是他們的「權力」,並且他們可以「義正詞嚴」,說是早就告訴過你們,不是「不教之誅」,「勿謂言之不預也」。就此鄙人完全可以預告,不信請走著瞧。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