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di 1 septembre 2014

转载一位同学发来的一篇文章

北大的口号很奇葩 谈北大能否在2018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最近几天的一个热议话题是北大领导层提出的一个口号:“北

大争取在2018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我被这个口号雷倒了,不是

说北大没有可能进入世界一流,而是说这种口号的提法反映出一种

匪夷所思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把办大学看成了办企业、搞体育之类的

事情,有悖于办教育的规律。中国最顶尖级的大学还持这样的态度办

学,不能不令人担忧。

我过去五六年一直从事一个研究项目,就是“中国教育与世界

的距离”。我以斯坦福大学为考察重点,并走访了美国、英国、法国、

德国、日本等国家的30余所各种级别的大学。其中探讨的一个问题就

是:啥是世界一流大学?

先给大家讲几个事实,让大家思考: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300余所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的研究人

员在工作期间获得过诺贝尔奖。如果按照顶尖级人才的培养标准,中

国所有的大学都应该排在300名之后,香港、台湾、新加坡等的大学

也是如此。

我在美国就读或者工作过三所大学,它们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

的人数如下:

1、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16个诺贝尔奖

2、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5个诺贝尔奖

3、斯坦福大学26个诺贝尔奖

如果说哪个是“世界一流大学”,估计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斯

坦福大学才算,其他两个学校都很普通,有些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要知道上述两所加州大学不仅有这么多的诺贝尔奖,而且很多

学科领域都有影响世界的学者。中国所有的大学与这两所加州大学

的距离是巨大的,不要说几年,就是几十年也难以企及。

我给出一个简单的标准,衡量中国任何一所大学是否进入“世

界一流”,就看它是否有10个以上的诺贝尔科技奖。任何国际排名

都是有问题的。

下面就谈谈“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与标准。

表面上看来,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历史悠久,校园优美,大师云

集。其实,国际名校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值得注意。

一、拥有一批世界级的大师

清华大学建校早期,其校长梅贻琦给大学一个定义:“所谓大学

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被认为很经典,迄

今仍为人们经常提起。那么什么叫“大师”?则颇难定义。就科学

技术领域来说,还有个比较客观的标准,就是获得各个学科的最高奖

者。很多自然科学领域都有公认的世界最高奖,比如数学界有菲尔兹

奖,计算机学科有图灵奖,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则有诺贝尔奖。

毫无例外,世界知名大学都有一批获得这类殊荣的教授专家。

然而,衡量一所大学的水准,也不能简单只看一个大学有多少上

述这些国际大奖获得者,而应该看他们是在哪里获得的,注意他们的

获奖成果是在哪里做出的。比如,香港中文大学的原校长高昆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奖,能说明该校的物理学已达到世界一流了吗?显然不

能这样简单地看问题。实际上,高坤获奖的研究成果是他在英国读博

士期间做出来的,所代表的是英国大学的科研水准。而香港中文大学

在骄傲自己曾经有一位校长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之余,更应该深思:为

什么高昆到了香港反而做不出同样水准的研究成果来呢?自己与英

国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看问题要看实质,当计算一个大学诺贝尔奖人数时,要看这个获

奖者的研究成果是在哪个学校做出来的,因为这最能说明学校的科

研水平。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哈佛大学世界第一,它有35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紧随其后的是斯坦福大学,有26位诺奖获得者。

要知道,很多学科领域是没有世界最高奖的。诺贝尔奖的授予范

围非常有限,只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和经济这四门传统学

科。虽然数学没有诺贝尔奖,可是它有一个同等级别的奖项,叫做“菲

尔兹奖”,每四年授予一次,每次就是四个人左右,平均每年一个左

右,奖励那些对数学做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的数学家。

二、拥有开辟新学科的领风骚学者

可是绝大部分的学科是没有这些国际大奖的,但是每个学科都

有自己领风骚的人物,他们对世界学术的贡献绝不亚于那些国际大

奖的获得者,他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改变了人们对世

界的看法。像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信息论创始人香浓,控制论创始

人维纳,都属于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他们的贡献远远大于一般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以,衡量一所大学是否为国际一流的另一可靠标

准为:它是否拥有开学术风气之先的风云人物,是否有开创某个学科

领域的大师。

三、科研成果改变了世界

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存在于每

一个人的生活中,让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衡量一个大学是否

为世界一流的另一个指标就是,看它所创造的思想和发明的技术是

否影响了世界,是否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受益。比如斯坦福大学的

计算机学科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该领域中很多革命性的发明都是这

所大学首先做出来的,比如今天人们用的互联网概念和搜索技术就

是首先发源于这里。斯坦福的心理学系长期以来称霸美国,人们用到

的“智商”概念就是这个系的教授在上个世纪20年代首先提出来

的。一流大学不能只是个虚名,要有改变世界的研究成果,影响着普

通人的生活、思维乃至看世界方式。

四、对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具有巨大的磁力

一流大学也是世界顶尖级大师的汇聚地,吸引着各个学科最优

秀的人才来工作。看看那些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科学家愿意到哪

里工作,就知道哪个学校是世界一流。爱因斯坦成名以后,从欧洲移

居美国,他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因为他认为这里拥有最适合他的工

作环境,包括实验条件和人才资源,有利于发挥他自己的才华。不管

从哪个方面看,普林斯顿大学都毫无疑问是世界一流的。

五、教师队伍能写出影响世界的科普著作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指标,就是看一个大学的教授队伍中有没有

人能写出影响世界的科普著作。普通人误以为科普著作是科学研究

的“小儿科”,只有那些科研做不好的人才会去写科普作品,其实

不然,那些影响世界的科普著作往往出自大师之手。一般学者大都只

会做“严肃”的学问,然而然而只有那些对某一学科具有高深造

诣的优秀学者才能把自己高深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让大众了解高深的科学理论,从而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比如剑

桥大学现执掌牛顿教席的霍金写了一本《时间简史》,他以高屋建瓴的

事业,用通俗生动的文笔,让高深的物理学思想走向了大众。我去斯

坦福大学读书之前,就读过它的数学系已故教授波利亚写的《怎样解

题》、《数学与猜想》等书籍,这些书中学生都可以读懂。波利亚是世

界级的数学大师,他写了一系列普及数学的书,风靡全世界。如果哪

一天中国的某所大学的教授也写出了这种风靡全世界的书,不仅中

国人家喻户晓,而且被翻译成外文在全世界风行,这种意义和荣誉不

亚于获得诺贝尔奖,作者值得所有国人骄傲和尊敬。迄今为止,中国

还没有人能够写出这种级别的科普著作。

六、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

毫无例外,世界一流大学也都是风景点或者名胜古迹。衡量一所

大学环境如何,就看它能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参观访问。如此,看

一所大学是不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就看能不能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

来参观访问。一流大学的建筑不在高大,也不在林立,而在于它的艺

术魅力。

那上述这些标准来衡量一下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就知道差距

是否可以在三五年内消除,就清楚中国大学与世界的距离有多远。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